優化產業布局 “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底色

近年來,雲南省楚雄州牟定縣共和鎮把“綠色”作為衡量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准,聚焦光伏等綠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持續優化產業布局,積極探索科技賦能、綠色賦能、文化賦能,推動主導產業減負提檔、綠色產業提質提效、特色產業有聲有色,以實際行動擦亮共和鎮“綠色”發展底色。
牟定縣共和鎮生態宜居村庄。受訪者供圖
電力賦能,主導產業“減負提檔”
共和鎮加速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特別是在“雙碳”目標指引下,以清潔能源賦能傳統農業,推動產業發展綠色化、低碳化。當地落實楚雄州電烤房“以補代建”政策,在天台、余丁等6個村委會建設電能烤房300座,更好地補齊煙葉綠色低碳烘烤短板,加快推進煙葉烘烤方式轉型升級。
電烤房建成后,覆蓋了共和鎮10個行政村,村委會作為電烤房的運營主體,開展商品化烘烤,電烤房運營收入納入村集體收入和合作社的收益,在更好地服務核心煙區煙葉生產和糧食生產功能區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為村集體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據測算,電能烤房平均干煙葉烘烤成本為1.56元/公斤,較燃煤烤房降低了109.5%,在烘烤損失方面,電能烤房損失率為4.88%,較燃煤烤房損失率降幅19%。電能烤房有效避免了環境污染,真正實現了減工降本,節能環保。
村裡能為老百姓辦事的錢更多了,底氣更充足了。“現在,我們村新建了電能烤房,還配套了停車區、烤煙區、辦公區等,農戶不用再外出拉煤,大大降低了成本減負增收。烤煙房變身‘無煙區’,也有助於改善群眾務工環境,村民更方便更省心了。”余丁村黨總支書記劉有東介紹。
“陽光”加持,綠色產業提質提效
共和鎮在“雙碳”目標及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下,積極推進光伏項目建設,開啟了新的“追光逐日”之旅。
2018年,共和鎮整合滬滇扶貧協作產業項目資金172.5萬元、財政資金及行業部門資金86.2萬元,在清河、中屯、共豐3個貧困村建設光伏扶貧村級電站項目。
2020年以來,3個村光伏項目累計收益107.44萬元,佔各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的50%以上,成為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71戶農戶受益。
共和鎮在6個電烤房群探索電能烤房的綜合利用探索,利用電能烤房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項目。2023年6月,共和鎮天台村委會電能烤煙房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完工並網,正常投入使用。天台村以每塊光伏板10元/年租金支付的形式進行場地空間租賃,每年收益1.957萬元。
智慧電能烤房群烤房乘上光伏的“翅膀”,不僅實現了土地的雙重利用,還使得綠色能源與綠色產業深度融合,綠色產業更加環保、更加綠色。
綠美融合,生態村庄宜居宜業
共和鎮以“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加快推進綠美村庄建設工作,全面整合組建綠美村庄建設“土專家”規劃團隊,對綠美鄉村建設進行統一規劃。
通過黨建引領、村組主導、群眾主體、政府支持、社會參與,“淨化、亮化、綠化、美化、文化”“五化”並舉,截至目前,共和鎮共清理“五堆十亂”5000余處,改造旱廁8436個,實現綠化美化面積達12.8萬平方米。
此外,還發動鎮村組干部、群眾開展“牟定縣綠化美化三年行動 百萬株林果種植”“一人十樹、百村萬樹”活動,村間綠化美化種植各類經濟林果樹苗87365株,共栽植樹苗259865株,不斷擦靚綠美村庄“底色”。
2022年,共和鎮被評為雲南省綠美鄉鎮,並成功創建省級綠美村庄1個、州級綠美村庄21個、縣級“百名美麗村庄”24個、“無廢村庄”64個。
下一步,共和鎮將著力推動產業結構的綠色轉型,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拓寬綠色經濟增長的空間,培育綠色低碳發展新的增長點,讓產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打造生態宜居家園,推進鄉村生態振興。(盧敏、果怡辰)
來源:楚雄州煙草專賣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