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雲南楚雄

冬閑田裡的“增收賬”

2024年03月23日10:22 |
小字號

三月,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官屯鎮馬游村種植的芥菜進入採收尾聲。田間地頭,處處透著春天的氣息,在綠油油的菜地裡,村民們正忙著砍收成熟的芥菜,農機滿載芥菜開往交售地。看著一捆捆被打包裝車運走的芥菜,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近年來,馬游村積極探索以“村‘兩委’+合作社+村辦公司+社會企業+基地+農戶”模式發展梅干菜產業,組織指導群眾開展芥菜種植交售。

長勢喜人的芥菜。張紹林攝

長勢喜人的芥菜。張紹林攝

“芥菜種植需要肥沃的土壤,在烤煙地裡種植芥菜,恰好可以吸收土壤中殘存的氮磷鉀肥料,為芥菜的生長提供營養。”馬游村委會工作人員自富榮說,開展“煙菜”土地輪作,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烤煙採收后的土地閑置期,而且填補了小春作物的空白,確保冬季耕地不撂荒。

自富榮介紹:“一畝芥菜產量大約有5噸,新鮮芥菜價格為0.5元每公斤,每畝芥菜能有2500元收入。馬游村委會因海拔高,氣候冷涼,種植芥菜剛好合適,且成熟期短,收完剛好能接上烤煙種植的時間,實現了一塊土地雙收入。”

三年前,羅興榮在村委會的帶領下開始種植芥菜,冬季也時常在田間忙碌,看著冬閑田變成“增收田”,心裡別提有多高興。

“芥菜種植技術簡單易學,種了還不愁賣,有村委會支持也不擔心拿不到錢。”羅興榮說,2023年,他種植烤煙10畝,毛收入41900元,烤煙收完,他又種了8畝芥菜,收入近2萬元。

今年53歲的村民羅學忠,和大多數村民一樣,在煙后種植了芥菜,還是村上芥菜加工企業的一名工人,負責芥菜的初加工,在三個多月的芥菜加工工作中,羅學忠每天有100元的務工收入,實現了在“家門口”務工,顧家、賺錢兩不誤。

在馬游村,像羅興榮和羅學忠這樣因種植芥菜而受益的村民還有很多。自發展芥菜種植和梅干菜產業以來,馬游村直接帶動245戶村民1160人參與芥菜種植和梅干菜初級產品加工,輻射帶動全村8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發展芥菜種植,村辦公司全年累計解決7500余人次就業問題,實現了讓村民就地就近就業,有力推動村民增收致富。

冬去春來,田間隨處可見忙碌的村民,收芥菜迎春耕,馬游村的增收故事還在不斷續寫。(楊支怡)

來源:楚雄州煙草專賣局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