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組團式”幫扶為雲南縣域教育發展注入新活力——

山海攜手 共育桃李

2024年03月22日08:21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背景

2022年,中央組織部、教育部啟動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上海市選派141名教師,雲南選派217名教師,共赴全省26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27所普通高中、11所職業高中開展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加上2023年額外選派到大關縣、墨江縣幫扶的教師,目前,共有388名幫扶教師在雲南省基層一線開展“組團式”幫扶。

觀點

一年半以來,滬滇兩地教師幫扶團隊攜手共進、同題共答,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物資、資金等帶到受援學校,幫助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隊伍能力、學生綜合素質和學校管理水平,寫下了縣域教育振興的新篇章。

“組團式”選派 提供全鏈條式幫扶“套餐”

2022年招生100多人,2023年招生300多人。武定縣職業高級中學招生人數的大幅增長,直觀體現出該校辦學能力、辦學影響力的提升。

“師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學校影響力、知名度得到提升,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識也有改觀。”提起學校這兩年的變化,上海市大眾工業學校副校長、武定職高校長付磊倍感欣慰。

2022年8月,付磊帶領大眾工業學校的兩名教師和祿豐縣職業高級中學的1名副校長、4名教師組成團隊來到武定縣職業高級中學開展“組團式”幫扶。

針對武定職高辦學規模小、師資力量薄弱、辦學特色不明顯等問題,幫扶團隊提出了打造“幸福校園”的思路。他們修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新增電子商務、酒店管理運營數字化、新能源汽車技術、服裝設計制造等專業,並實現中高職教育貫通培養﹔在學校挂牌成立雲南武定鄉村振興學院,探索“高職+政府+學校”辦學體系,承辦了武定壯雞產業發展論壇等重要活動﹔成立了楚雄州付磊大師工作室,與上海市中等職業教育付磊機電技術應用名師培育工作室聯動開展線上線下教學活動,並組織武定職高的學生到上海實習。2022年11月,該校一名學生獲得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工業設計技術賽項決賽三等獎。

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組團式”幫扶最大的特點,就是改變了零散選派幫扶人員的傳統模式,從點對點幫扶,改為“組團式”作戰,根據幫扶人才和受援助地區情況通盤考慮,保障需求和服務精准。

像武定職高一樣,全省受援助的27所普通高中和11所職業高中,每所學校均由上海幫扶教師和省內幫扶教師組成8至10人的幫扶團隊。幫扶團隊內既有管理人員、又有專任教師,做到學科配比均衡、結構合理。同時改變傳統幫扶教師頂崗代課的幫扶模式,規定校長幫扶時間一般為2至3年,中層管理人員和專任教師幫扶時間為一年半,讓援、受雙方有足夠時間相互適應、共同成長。

一年半以來,在普通高中,幫扶團隊根據受幫扶學校實際情況,健全完善規章制度、改革教學模式,提供了包括制定教改方案、開展師資力量培訓、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等“全鏈條”幫扶服務,一點一滴改變著受幫扶學校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

上海市楊浦區幫扶教師和雲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幫扶教師到迪慶州藏文中學幫扶以來,孵化出了學校第一個標准化校本教研制度、第一個課堂教學標准、第一個校本課程平台、第一個州級教師課賽一等獎、第一個省級立項課題、第一個學生社團、第一個全國學生競賽一等獎等校歷史上諸多“第一”。鬆江區幫扶團隊、昆明市第十中學與鎮雄縣以勒中學共同制定《高中部教師工作手冊》,圍繞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形成了規章制度。

在職業高中,幫扶團隊根據當地特色產業需求,積極搭建東西部職教協作平台,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受幫扶學校招生、就業情況明顯改善。如寧蒗縣職業高級中學與上海楊浦職業技術學校合作辦學,依托上海楊浦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品牌專業,開展高技能人才培養。元陽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在上海團隊幫助下,先后與上汽多家企業達成合作辦學協議,開展企業冠名班、現代學徒制等多種合作,學生實習對口率由原先的不足50%上升到94%。

“輸血”“造血”並重 打造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2023年高考,馬關一中一本上線人數和本科率增長明顯,各項高考數據創歷史新高。這是昆明市第三中學、上海市虹口區幫扶團隊與馬關一中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

昆明市第三中學副校長、馬關一中副校長周躍佳介紹,在“組團式”幫扶中,昆三中選派了6名不同學科的骨干教師前來幫扶,1個幫扶教師對口幫扶1個教研組。平時由馬關一中的教師“點餐”,幫扶教師通過上示范課、開設專題講座、參加教研組備課等方式,示范引領提升教學水平。“馬關一中的老師需要什麼,我們就備什麼課,我們的示范課有時候一上就是3個小時,全年級師生通過視頻系統統一聽課,大家上完課還要提問,幫扶教師常常在課間被圍得水泄不通。”

不僅如此,昆三中還定期選派9個高考學科教研組長、骨干教師到馬關一中開展教學交流,兩校建立了教研組師徒結對、同步教研、年級組同步測試、青年教師跟崗研修等多種長效化、常態化幫扶機制。

虹口區的幫扶團隊則把“虹口經驗”帶入馬關一中,組織開展新課程新教材解讀說課展評活動,提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能力。同時,協調虹口區有關部門、企業捐贈資金,支持實驗室、舞蹈室、智慧教室等硬件設施升級,資助馬關一中經濟困難學生。

馬關一中教學軟硬件同步提升,是教育“組團式”幫扶中“輸血”與“造血”同步推進的生動案例。

“重返鄉村、反哺鄉村教育,是我長期以來的夢想,我將以學習者、體驗者、參與者和服務者的姿態,為當地教育獻出涓埃之力。”近日,在2024年教育“組團式”幫扶輪換教師歡迎暨行前培訓會上,上海建平中學教師唐忠義代表上海幫扶教師表達了來雲南開展教育“組團式”幫扶的初心和決心。唐忠義是今年春季學期上海市、雲南省輪換的141名教育“組團式”幫扶的教師之一。他們將接過上一批同事的接力棒,繼續扎根雲南省26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開展教育幫扶。

在“組團式”幫扶中,依托滬滇協作機制,上海幫扶教師聯動援滇干部,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協調上海資源幫助受援學校升級硬件設備,改善教學環境。2023年,上海市增加1300多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專項用於支持雲南“組團式”幫扶學校,並引導社會力量開展教育幫扶項目。如協調為蘭坪一中引進了編程、3D打印與激光雕刻、無人機、生命科學與地質構造等課程及設備﹔為昭通市昭陽區北閘中學、魯甸崇文中學等學校購買了交互平板一體機,升級改造了計算機房……

為了給當地打造一批帶不走的師資隊伍,幫扶團隊協調派出學校與被幫扶學校教師廣泛開展師徒結對、新老結對、課程結對、學科幫扶等,同時建立交流互訪機制,選送被幫扶學校教師赴上海學習鍛煉或研修培訓。如紅河州元陽高級中學在徐匯幫扶團隊、騰沖市第一中學幫助下,實施傳幫帶“青藍工程”、組建“名師工作室”、列出“成長清單”,制定了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成長路線圖”。上海鬆江區和昭通市職業教育中心幫扶團隊在鎮雄職高建立高級技師工作室、學科帶頭人工作室、高級技師專家師資庫、優秀班主任工作室,聘請6位專家擔任專業指導老師,帶教指導21名四個專業方向青年教師。

在雙方共同努力下,2023年,全省27所受幫扶普通高中本科上線率同比實現明顯增長,11所受幫扶職業高中在招生和就業兩端都有明顯改善,學校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學生發展路徑更加多元,有效輻射帶動了受幫扶縣的教育發展。(郎晶晶)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