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武定:靶向普法更精准

自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雲南省楚雄州武定縣緊抓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對群眾關心的法律問題和法律知識薄弱點精准發力,開展靶向普法,確保普法走深走實。
全縣基層普法工作隊、鄉村振興駐村干部、法治副校長、“法律明白人”等義務普法宣傳員、縣級各部門普法隊伍借助“萬名政法干警進萬村”活動,常態化開展法治講座和法治體檢活動,做到送服務到村、送法律到家、送政策到手。
抓牢“關鍵對象”務工人員的學法用法,維護其合法權益﹔抓實留守人群法律宣講,增強農民群眾的法治意識﹔抓好社區矯正對象、刑釋解矯人員、易肇事肇禍精神病患者及家屬的學法用法工作,運用少數民族語言解答群眾法律問題,使群眾能夠聽得懂、學得會。武定縣法院選取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典型案例,開展巡回審判或公開宣判進村(社區)、偏遠山區、少數民族地區﹔把發生命案的村(社區)作為重中之重,切實做到“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武定縣公安局在日常接警、治安案件辦理、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中,加強釋法說理和法治宣講,把普法活動和警示教育結合起來,達到辦理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縣檢察院重點圍繞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全面鋪開對接全縣中、小、幼學校,通過扎實而有效的法治教育宣傳活動,保護未成年人權益,不斷提高他們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每學期不少於2次到學校開展法治課或法治實踐活動。號召廣大文藝愛好者、工作者和法律專業人員,將生活中具體案例藝術化,壯大法治文化能人隊伍,為節目創作和編排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突出地方特色,把法律知識、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有效融入地方特色文化當中。
此外,建設一批法治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融為一體的鄉鎮法治文化長廊(街)、村(社區)法治文化廣場(長廊、走廊)等法治文化陣地,搭建方便群眾零距離接觸的、更生動的、更接地氣的普法平台。(陳穎)
來源:楚雄州委政法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