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保山:做一項工程 潤一方百姓

早春的清晨,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芳香,位於雲南保山東山的玉龍水庫晨霧籠罩,清澈的水面在朝陽的照耀下,像披上了一件金光閃閃的衣裳。
站在玉龍水庫的堤壩上,當年這項水利工程負責人、隆陽區政協副主席宋安昌,看著水庫下清清流水滋潤的繁榮城市,內心感慨萬千,幸福滿滿。
水利興則百業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先后實施了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巍巍堤壩起於山谷,汩汩清水澆灌農田,為實現產業、經濟、生活和諧發展夯實了根基。其中就有煙草行業水源工程的一份貢獻,玉龍水庫正是其一,宋安昌因自己有幸參與感到自豪。
“西水東調”工程之沙河廠水庫。楊聰娟攝
期盼
“嫁女莫嫁東邊郎”,雲南省西南部的保山壩子,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這片少數民族賴以生存的土地,西片區群山環繞水資源豐富,東片區地勢平整,但因屬喀斯特地貌,表面很難蓄水。一到干旱季節,老百姓就隻能過靠天吃飯的日子,上萬畝基本農田隻能種苞谷、地瓜、辣椒等旱作物,沒有水的滋養隻能廣種薄收。
船遲又遇打頭風。2009年至2011年連續3年干旱,保山壩子近百萬畝農田有60%受到重創,最為嚴重的東片區大部分顆粒無收,再加上近20萬人的吃水難題,景況不堪回首。
“老百姓為解決吃水問題沒辦法隻能挖深井,把水抽上去成本非常高。不光這樣,打出來的井水也多為地下滲水,水質較差,無法飲用。”當時還在水務局勘測設計隊的宋安昌親眼見証了這一切。
2012年,當宋安昌接到參與“西水工調”工程項目建設任務時,內心難以平靜,為能參與這項意義非凡的工程而激動,也倍感肩上的責任重大,他深知這項工程對保山人民群眾意味著什麼。
宋安昌介紹,如何將西邊白白流淌的水資源得到有效利用,讓東邊老百姓也能喝上干淨放心的水,一直是擺在當地黨委政府面前的一道坎。
其實早在2004年當地政府就有了一個大膽的規劃,將西邊水源東調,但苦於概算投資過大,隻能擱置。
柳岸花明又一村。3年干旱讓這裡迎來了新機。國家煙草專賣局調研組通過實地調研后決定按照煙草援建政策將該項目作為煙草水源工程進行立項,擱置的規劃自此得以正式實施。“如果沒有煙草的支撐,項目不可能順利實施。”宋安昌感慨道。
2012年4月20日,保山市隆陽區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水源工程項目——中國煙草援建隆陽區“西水東調”工程正式啟動。項目整體規劃投資5.55億元,煙草補貼資金3.16億元。宋安昌任工程管理局副局長,自此,這項福澤東城的水利民生工程,在“順民意、惠民心”的時代發展浪潮中如火如荼地展開……
“西水東調”工程之玉龍水庫。楊聰娟攝
克難
好事歷來多磨,由於工程戰線長、沿線地質條件復雜,建設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工程剛開工不久就遇到了強降雨,當時西水東調工程源頭的沙河廠水庫剛剛開工,這是一個利用河谷修建的115萬方小型水庫,由於長時間降雨出現了山體滑坡,形成了堰塞湖,下游有沿河而居的老百姓,處理不及時后果將不堪設想。
“我們緊急疏散百姓,挖渠引流,晝夜奮戰了30多小時。”宋安昌動情地述說著當年那些不平凡的日子。
當時工程管理局剛組建不久,在人員匱乏、環境惡劣的條件下,成功處置突發事故。同時及時修改了后續施工方案,對山坡進行網格化固土,確保邊坡穩定。在隨后的工程建設過程中,還經歷了隧洞斷裂帶涌水、渡槽基礎地質破碎、邊坡泥石流等嚴峻考驗,建設人員連克難關,確保了項目建設安全。
“整個工程有水庫、隧洞、渡槽、倒虹吸管等,幾乎涵蓋了水利工程的所有技術問題,建設過程中各類問題一茬接著一茬,4年工期,算起來有上萬人次參與工程建設,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說到這裡,宋安昌面露自豪神情。
2016年11月20日,中國煙草隆陽區“西水東調”工程竣工。2018年4月25日,全線工程通過驗收。至此,一泓清泉從保山西山深處的沙河廠水庫駛出,一路向東穿過渡槽、流過村庄,歷經40多千米的裡程,來到東山的玉龍水庫,真正打通了水利服務千家萬戶的“最后一公裡”。
“西水東調”工程之渡槽。楊聰娟攝
貢獻
“‘西水東調’工程未建成前,我們這兒缺水,沒人種蔬菜。這幾年水方便了,蔬菜產業起來了,老百姓收入跟著增加,去年人均純收入超過一萬四千多元。”從東山下小堡子社區黨總支書記僧國強的話裡聽得出,社區產業結構主動調整,“西水東調”工程起了大作用。
因“西水東調”工程受惠的遠不止小堡子社區。隨著城市規模擴大,保山市區不斷向東片區擴展,如今的東城區已發展成一座融醫院、學校、工業企業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新城,工程為當地群眾及企業提供著生產生活發展的堅強保障,工程的效能更加凸顯。
“自從正式送水后,小區生活用水很正常,不像之前三天兩頭停水,現在住著挺舒心的。”東城永昌翰苑小區住戶趙炳琳說。
“這幾年東城發展特別快,學校、醫院、企業等單位都是用水大戶,‘西水東調’工程為我們節省了調運成本、維修養護等費用,確實是又好又便利。”保山一家水務公司副經理趙建洪說。
工程自2018年驗收后就交由這家水務公司運行管理,每天有4萬方豐富的水源調到東城,不僅滿足了保山壩東片區農業生產用水需求、還滿足了工業園區600多家企業、大中專院校、醫院以及居民區20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
提及這項惠民工程,僧國強為工程帶來的好日子倍感幸福﹔趙建洪因工程帶來的便利而心情舒暢﹔而留給宋安昌的,則是一輩子銘記的驕傲與回憶。
“回顧我30多年的工作生涯,西水東調工程的建設是我印象最難忘的一段經歷。”一池活水,碧波蕩漾﹔立己達人,兼濟天下。隆陽區“西水東調”工程深深烙印進宋安昌心裡,那種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感久久回蕩在心間。(楊聰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