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建設產業工人隊伍 推動合作社多元經營

夏日的午后,雨過天晴,藍天如洗,泥土濕潤,滿眼蒼翠。
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共和鎮的田地裡,一台無人機正放在機耕道上,隨著宋建斌手中按下起飛鍵,無人機騰空起飛,在田地上空“嗡嗡”作響,開始來回作業。不到一個小時,40畝的烤煙完成了噴洒作業任務。
下雨濕度大,田裡悶熱,會導致病虫害增加。因此,在雨季的時候,雨過天晴就是農戶給庄稼打藥的好時候。
無人機給煙田打藥。張靜梅攝
這也是宋建斌最開心的時候。宋建斌是一位“90后”小伙子,日常愛好就是飛無人機,當夢想照進現實,愛好能夠成為工作,宋建斌感覺自己十分幸福。從2019年至今,宋建斌為當地農戶操作了六千多次的飛防起降。
“從小就喜歡航模,長大后接觸無人機就深陷其中。2019年我買了第一台固定翼的無人機,初衷是為了給需要的企業用於測繪、地勘和拍航拍照,當年我到昆明培訓拿到了‘飛手’資格証。”一說到無人機的話題,宋建斌就打開了話匣子。
“小伙子很能干,五六十畝地一個多小時打完,噴洒均勻,線路整齊,這抵得上別人用傳統的打藥方式干一天。”牟定縣共和鎮牟豐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謝光有介紹:“飛防植保是一個新興行業,填補了植保機械化服務空白。2019年我找到小宋,希望他作為“飛防手”加入到合作社,他爽快答應了,並立馬購置了一台五萬多元的植保無人機。”
“是2019年4月26日,我記得很清楚,那是無人機激活的日期。”宋建斌補充道。通過無人機幫人打藥,很快他就把買無人機的錢掙回來了。
無人機打藥優點很多,噴洒藥液濃度適中,不會導致農殘超標,可以節省25%左右的用藥量,利用無人機垂直噴射的氣流還可以讓藥液均勻噴洒到煙葉背面,如果天氣好,一天可以輕鬆完成100畝的病虫害飛防。
“這不僅是技術活,還是一個良心活。”宋建斌說,無人機打藥對噴洒間距、噴洒高度都有要求,加上田間地頭電線多,他一般都是手動控制,“我都是按照一米五到兩米的間距來,別人做不到。今年我收費是12元一畝,比別人的稍貴。”
享受飛無人機的過程,對工作認真負責,宋建斌無人機打藥的事情很快就在農戶間傳開了。有時候忙不過來,與合作社合作的其余幾家無人機“飛防手”也被要求按照宋建斌的技術參數來。好處顯而易見,比找工人費用更低,人也清閑,無人機打藥一年一下來可以比別人少打一次藥,農藥錢也節省很多。
作為合作社目前唯一的“飛手”,如今,宋建彬已成為牟定縣某種植專業合作社無人機飛防組長,他還收了5個“90后”徒弟,當起了“飛手”教練,每天和他的徒弟們一起忙碌於牟定縣共和鎮的田間地頭。此外,業務也在不斷增加,除了煙葉,糧食水稻、水果、蔬菜的植保活也接,推動了合作社多元化經營發展。
牟定縣煙草專賣局副經理劉奕男很看好宋建斌,在他看來,建設產業工人隊伍,推動合作社多元經營是以后的一個方向。“構建涵蓋育苗、機耕、植保、採收、烘烤、分級以及多元產業的綜合服務體系,在一站式服務平台的服務商城上線,線上下單,既能解決勞動力緊缺問題,還能穩住群眾在家門口打工,助農增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