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雲南新聞>>雲南楚雄

解難題 辦實事 用心描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2022年07月18日10:21 |
小字號

夏季雨后,在楚雄牟定共和煙葉站,一陣陣爽朗的笑聲和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今年與以往不同,有專家指導,品質比去年好,那收成就自然不用說了。”牟定縣共和鎮慶豐村楊金小組村民金平的媳婦張瓊芬情不自禁地笑著說。夫婦倆都是50歲出頭,看起來活力滿滿。

“你看微信點開這個‘病虫害識別’小程序,將手機鏡頭對准煙葉上的小虫,就會自動跳出有關的介紹和專家的防治建議,很專業,我們馬上就可以學習。”今年52歲的金平邊演示邊說,“這智能手機太好用,不僅可以當新農人,平時還可以刷刷抖音學做菜,這日子太安逸了。”

豐收的喜悅。

幸福扣響彝家門。陳維壽攝

目前,手機正在成為“新農具”,數據正在成為“新農資”,雲南省楚雄州煙草專賣局依托“香葉智農”和煙葉生產動態管理平台的推廣運用,正在廣袤田地裡鋪就一條“為農、便農、利農”的農業數字化發展之路。

金平口中的“病虫害識別”小程序是“香葉智農”平台為農戶提供的技術服務之一。

打開手機,點擊進入“香葉助農”客戶端頁面,金平一邊操作一邊介紹。他說:“自從有了這個小程序,輕鬆了許多。在平台上,可以預約農機服務,可以採購物資,還可以看到自家田地的土壤狀況,要是煙葉生病了,還能找到農業專家幫忙,真是太方便了。”

金平對這幾年的變化感觸頗深。“牟定的氣候和土地非常適宜種植,但是傳統的種植方式成本很高,通過這幾年的建設,田地裡通了水渠,也可以使用機械進行耕作,還把手機和種地連在了一起,為我們節省了不少成本。”金平說,“以前村小組,村委會,每個點都要跑一遍,用的時間也長,現在三天就完全解決,簡直不可想象。不僅如此,現在看小程序就可以提高技術,種植品質也比之前高,我媳婦比我弄智能手機還麻溜,好多先進的種植技術都是她教我的。”

不僅如此,一部手機還打通從種植計劃、合同申請審核簽訂、物資服務購買、預約分級交售到質量追溯的生產全流程、全鏈條在線操作。村民隻需等待驗收完成后,通過線上公示、電子簽名,就能領到補貼資金,可為農戶減少23項線下簽字確認。

“以前,村裡的人都去外面打工,現在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年輕人都回村子了,誰說山裡留不住年輕人?”27歲的小伙徐彥斌自豪地說,“回家鄉的年輕人更多了,種地也從體力活變成了技術活,更重要的是,很多人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兩倍,從業者的平均年齡,也比以前年輕了20歲。”

5年前,聽說家鄉做起了新型農業,收入不比外面差,很多人都回去了。於是,他也選擇辭職回到家鄉。“隻要你用好這部智能手機,最多三個月就可以從容上手。”徐彥斌說。

以前,這裡的農戶平均月收入1800元至2000元。現在,徐彥斌一家四口人年純收入近20萬元,他的妻子也在縣城開美甲店,夫妻倆月收入合計1萬多元,村子家裡蓋了三層小洋樓房,縣城買了新房,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另外,楚雄州煙草部門在全力抓好主業穩收的基礎上,以“烤煙+N”多元模式促進少數民族地區農戶增收,重點打造產業綜合體,全面整合農業資源,優化專業服務,目前全州建設3個國家級煙區產業綜合體,10個“煙葉+多元產業”融合發展樣板,鞏固形成以青豌豆、大粒蠶豆等為主要農特產品種植格局。

“十三五”期間,累計實現煙農種煙收入121.35億元,戶均年種煙收入達3.48萬元,年均增長15.1%﹔落實促農增收項目696個,實現助農增收27.74億元。

在雲南省楚雄州,隨處可見農戶忙得不亦樂乎,眾人的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田野間彌漫著一陣陣豐收的芳香,一幅生態富農的畫卷正徐徐展開。(黃榆)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