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

一头牛背后的“黄金密码”

2024年03月25日08:31 | 来源:云南日报
小字号

  中央厨房配置日粮搅拌机。

  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牛舍。

  时间:2024年3月12日

  地点: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

  2023年,在第四届中国种公牛拍卖会上,一头来自云南的华西牛种公牛拍出了66万元的高价,并获得拍卖会的金牛奖。

  这头牛凭啥这么牛?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这头牛的“老家”——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

  牛儿也有“身份证”,编号“53”开头

  来到位于曲靖市马龙区云南山地牧业科技示范园的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迎接记者的是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种牛场场长刘绍贵,他是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的资深专家。他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疑问,而是讲起了一段往事。

  1996年,118头西门塔尔种牛乘飞机从加拿大来到昆明巫家坝机场。这些种牛有不少是怀孕的母牛,有的还在飞机上生下了犊牛。

  刘绍贵说,引进这批种牛,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牛肉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的科研人员也希望通过探索,培育出自己的肉牛品种。

  2012年,凭借丰富的育种经验和成熟的改良技术,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成为华西牛联合培育队伍的一员。2021年,华西牛获得了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成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肉牛新品种。

  跟随刘绍贵走进牛舍,就能见到华西牛:背宽肉厚、体形匀称,眼部有红黄色的眼圈。“你们看,它们有‘身份证’。”顺着刘绍贵手指的方向,只见牛耳上有一个蓝色耳标,标注了“华西牛核心群”和“531”开头的8位编码。“53是云南的行政区域代码,1则代表这里是云南第一家华西牛的育种场。”刘绍贵说,在良种培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选配种,编码让种牛系谱资料清晰可查。

  在云南的高原地理条件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生活,华西牛还有了更多“云南特征”:肺活量更大、更强壮,抗病性更强。刘绍贵自豪地说,他们种牛场培育的种牛育种指数高、遗传潜力强,全国各地的种牛站都慕名前来采购。

  牛粪有了新用处,秸秆有了新归宿

  午后的牛舍不时传出牛儿“哞哞”的叫声,空气中有一股酸酸的味道。刘绍贵解释,这股味道是正在发酵的青贮饲料。它以玉米秆为原料,回收自周边农户,是牛日粮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牛、母牛、犊牛,不同性别、不同阶段的牛有不同的餐食,由精饲料、干草、燕麦草、青贮、苜蓿、营养舔砖搭配。对于刚生产完的母牛和刚出生的小牛,饲养人员还会为它们准备专门的“月子餐”和“宝宝餐”。

  除了饲料,这里还有很多不一般的地方。牛舍外,3000多亩牧草是牛儿的美味佳肴,牛粪也可以化作肥料滋养牧草生长,实现绿色循环。牛舍地面铺设了稻草制作的发酵床,通过喷洒酵母,发酵床生成有益微生物,可降低粪便的污染和牛群发病率。搅拌机、自动刷毛机等现代化设备的运用让七八个人便能完成种牛场400多头牛的养殖工作。

  刘绍贵说,未来,他们希望在云南各地扩大种牛场的规模,进一步推广技术和管理经验,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让更多人会养牛、爱养牛。(刘子语 陈晨)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