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连片收成好 村民开着小轿车去“上班”

初中毕业后,谭向成没有再继续上学,跟着家人在菜市场卖蔬菜。
别看是小本生意,头脑灵活的谭向成却在多年“讨价还价”的历练中,“嗅”到了市场上游的广阔空间。
谭向成决定自己干,回家种蔬菜。几年下来,他的蔬菜种植生意越做越大,还买了车,在城里购了房,成为村里人人羡慕的致富带头人。
共和镇连片种植的农田。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这不,如今每天到地里,他都是开着轿车去“上班”。
从卖菜到种菜,谭向成致富的背后,究竟有啥秘诀?
今年35岁的谭向成,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共和镇散花村散花洞小组村民。
2012年,才20岁出头的谭向成就开始回家承包土地种蔬菜。青菜、青花菜、西葫芦、大粒蚕豆……在菜市场打拼多年,谭向成对蔬菜市场行情摸得透,每年会根据行情调整蔬菜种植种类和规模。
不过,这还不是谭向成种菜致富的关键。
“土地由村集体集中统一流转出租,能够集中连片种植,方便管理。”谭向成介绍,在楚雄州烟草专卖局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支持下,牟定县还专门成立了牟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从农业物资采购、育苗、机耕、劳动力组织等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均由合作社提供服务,既节约成本,又节省精力投入,种菜也能赚大钱。
共和镇连片种植的农田。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这不,谭向成一口气集中连片租种了340亩地,年收入超过40万元。
不过,种了那么多地,遇到干旱咋办?如何精细管理确实是个大问题。
这时,牟定县烟草专卖局共和片区党支部的党员同志帮了大忙。该支部党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向包括谭向成在内的农户宣传现代化农业技术。
受此启发,敢想敢干的谭向成在当地率先引入了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体系。“一亩地投入300多元,然后当地烟草部门补贴200元,算下来自己只要出100多元。”谭向成账算得精,花小钱引入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体系,通过手机远程操作就可控制滴灌区域和时长,省时又省力,何乐而不为。
三月春光好,农忙正当时。眼下,谭向成每天从牟定县城开着小轿车,经过平坦宽敞的田间道路去到地里“上班”。看着绿油油的一片田地里,都是自家的蔬菜,他的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了笑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