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

多元化发展拓宽致富路 乡村振兴增活力

人民网记者徐前
2023年02月19日09:20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来了来了……”

伴随着由远及近的摩托车声音,一个洪亮的嗓门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一股热情扑面而来。

来人是正在巡山的张正权,今年52岁的张正权是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市中村乡叽啦村委会李家村村民小组小组长,听闻记者要来了解叽啦村烤烟+水稻套养稻花鱼发展模式的情况,他匆忙赶过来。

叽啦村委会森林植被率高,生态良好,当地农民在种完烤烟后轮作种植油菜或水稻,在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拓宽致富路。

正在进行翻晒的土地,为四月份烤烟种植做好准备。人民网记者-徐前摄

正在进行翻晒的土地,为四月份烤烟种植做好准备。人民网记者 徐前摄

张正权是一位老烟农了,家里的15亩烤烟,他种了二十年,每年能收两千公斤烤烟,有六万元的收入。张正权种完烤烟后选择的轮作作物是水稻,随着中村乡优质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村委会积极宣传发动群众开展稻田养鱼,并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经测算,每亩水稻可增收800元,张正权心动了,也加入了其中。

张正权介绍,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政府每亩补助五公斤鱼苗,到收获时节,每亩能有四五十公斤的稻花鱼。“每公斤四十,都是收购商直接来田里买,经常还抢不到。”张正权说,除了收获鱼产品,还能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生态环境的优化、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使水稻增产。稻田养鱼能减少稻田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只需投入鱼苗成本,节约成本的同时更保证了稻米的质量和安全。

2022年中村乡叽啦村委会种植水稻870亩,产量478500公斤,产值148.335万元,每亩套养谷花鱼20公斤,产值60.9万;2022年种植烤烟2807亩,产量377140公斤,产值1233.04万元。烤烟+的循环轮作模式,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多元化发展也给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种烤烟、水稻、养鱼、当小组长,张正权还是村委会的土地协管员、水管员、专职林业管理员……用张正权的话说,“闲不下来,也忙得停不下来。”

叽啦村委会有四千三百多亩林地,配了四个护林员,张正权负责的片区有两千亩,每天一早,他都要背上一壶水去巡山,骑摩托车一趟下来要两个多小时,大部分时候,张正权选择走路。

“护林员的工作我干了六年了,山林长得越来越好,生态环境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也在改善。”张正权说的改善所言非虚,叽啦村附近的山上盛产各种野生菌,靠着捡菌子,当地老百姓每年能多一万多元的收入。张正权则加入了收菌的行列,每年靠收购村民采来的白牛肝、红牛肝、青头菌,一年能有两万多收入。

和记者聊完,张正权又骑上了自己的摩托车,继续今天未完成的巡山任务。

(责编:徐前、祝鸿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