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明:爱鸟拍鸟 救鸟护鸟

早上6时,平静的滇池在一阵阵鸟鸣声中“醒来”。“咔嚓,咔嚓……”一旁蹲守的李继明迅速摁下快门,记录下这绝美的一幕。李继明是昆明市晋宁区妇女联合会的工作人员,也是一名鸟类生态摄影师。他与鸟儿相识、相知、相惜,用镜头定格了152种鸟类的美妙身姿。
2010年前后,李继明陆续发现小时候熟悉的水鸟又回到了滇池岸边。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他决定用镜头拍下这些可爱的精灵,透过它们反映滇池生态环境的变化。为了将鸟儿拍得更灵动,李继明不断向拍鸟达人们取经,努力学习拍摄方法。李继明说:“空余时间我都会去观察鸟,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这样才能拍到好的照片。”
2013年,李继明在晋宁东大河湿地进行野生鸟类调查时,发现在离滇池岸边50多米的地方有一只很少见的鸟。由于当时使用的镜头焦段不够大,他冒着严寒下到水里,利用水生植物的遮挡隐蔽前行拍摄。“当时心情无比激动,回到岸上才觉得冷。回家后查阅才得知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雉。第二天想再去拍它却已销声匿迹。”直到2021年,李继明再次在东大河湿地发现了9只成年水雉,今年5月又再次拍摄到多只水雉。
十多年来,李继明走遍了两万多亩湿地,在滇池南岸拍到了斑尾塍鹬、彩鹮、草鹭、青头潜鸭、紫水鸡、白眉田鸡、翻石鹬、棉凫、金框鸻、蒙古沙鸻及在滇池消失了几十年的白眉鸭、灰雁、普通秧鸡等150多种鸟类,这些野生鸟类中不少是新发现的物种和濒危鸟类。
朝夕相处中,李继明和鸟儿有了家人般的默契。“我听鸟儿的叫声基本都能分辨出这是什么鸟,它表达着什么样的情绪。”
“这是2012年拍到的黑趐长脚鹬,看它觅食栖息时姿态多优美;这张是我2000年拍摄灰头麦鸡迁徙到晋宁湿地的画面,近千只灰头麦鸡同时展翅飞翔在湿地上空……”李继明自豪地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
在李继明的相机里,记录着绿荫里一对对相视的双眸,蓝天下一双双相随的倩影,也记录下了晋宁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点滴变化。“鸟类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如果水质污染,它们就会离开;鸟类还喜爱安静,一旦周围有噪声或有危险,便很快躲离或搬迁,甚至弃巢……”李继明说。现在,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迁徙到滇池附近栖息繁衍,他在拍摄野生鸟类的同时,也见证了滇池生态的好转。
如果说拍鸟是李继明的爱好,那护鸟则是他的一份情怀。周末,他都会带着爱人、女儿一起去拍鸟、救鸟……在拍摄过程中,他发现并举报了几十起捕鸟和伤鸟事件,解除了几十张捕鸟网,营救了数十只珍稀水鸟。
如今,他的大部分家人也都加入到了护鸟的队伍中,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记者 党晓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