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
发挥组织优势 助推发展提速
党建指导员上门帮助民营企业解难题,党员干部回乡规划乡村发展新蓝图,专家人才在重点产业、重点项目聚智汇力……在云南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处处可见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加力奋进的身影。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组织部门按照省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产业培育、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强边固防等重大任务,把组织工作嵌入到中心工作各环节、贯穿到发展大局全过程,发挥组织优势,助推发展提速。
十条硬措施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带着企业推广项目,帮助企业申报项目、解决难题,是五华科技产业园党建指导员李志松的日常工作。云南省区块链中心挂牌成立后,李志松被园区选派为党建指导员,挂钩联系区块链中心5家企业。他带着企业跑厅(局)、下州(市),找市场、找项目,出省参加各类论坛,帮助云南云链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云南云烁巴克云公司等区块链产业相关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李志松说:“我们园区有25名党建指导员,企业的努力加上我们的助力,使得园区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连续多年保持在千亿元以上。”
向民营企业派驻党建指导员、驻企服务员是云南省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之一。今年1月,省委组织部制定印发《云南省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从政企沟通、干部考察、强化考核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务实管用的举措,对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全方位部署。
发挥组织优势,聚合力量为企业解难题。全省各地建立政企沟通联系制度,选派2.2万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指导“两新”组织6.3万个,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开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省属企业互派干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试点工作,选派4938名干部挂钩7781户民营企业,指导各地、各部门选派“驻企服务员”5392名。全省355个国有企业与799个民营企业、884个公办学校与1450个民办学校、274个公立医院与318个民营医院党组织结成帮带对子。
紧盯“关键少数”,提高干部服务本领。全省选派65名厅处级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组织各州(市)选派357名干部到省发改、工信、商务、政务服务等职能部门挂职锻炼,提高各级干部服务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的能力。今年以来,省委组织部在厦门、杭州举办了3期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班,对全省各县(市、区)党委书记进行全覆盖轮训。每期培训班还将学习充电、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三项工作融合起来,组织了招商引资洽谈会和招才引智推介会,让县委书记们实现“边学边用”。
用好考核“指挥棒”,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氛围。云南省把营商环境评价纳入全省综合考评和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重要内容,考评结果作为确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等次、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和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参考。目前,全省已提拔使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39人,对38人进行容错免责,在州(市)党政班子中配备熟悉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工作的干部143名,树立起重视营商环境的鲜明导向。
在省委组织部的引领下,各州(市)党委组织部门纷纷立足实际制定各地组织工作服务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将党员、干部、人才力量汇聚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如昆明市制定出台了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20条贯彻措施,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擦亮行业窗口”活动,开展春城产业导师专项行动,设置党员先锋岗989个、党员责任区1098个、党员志愿服务队250支,让党员干部当好“店小二”,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人才链党建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近日,了解到贵研资源(易门)有限公司急需贵金属研究型人才,玉溪市、易门县组织部门立即发布人才需求目录、宣传引才政策,为该企业引进1名冶金专业博士生,助力技术攻关。
去年11月以来,玉溪市聚焦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新能源电池等10个制造业重点产业,组建10个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制造业全产业链发展。玉溪市委组织部深入“链主”企业调研人才现状,编制发布第一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向社会公布涉及医药、冶金工程、机床精度保持性分析等不同专业、年薪最高50万元的需求岗位22个,着力引进一批新兴战略性产业人才、高技能人才。
发布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是玉溪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的具体举措。
今年以来,云南省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云南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关于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三个政策文件,围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人才发展红利,对加强和改进云南人才工作进行了全流程整体设计、全链条系统安排,同时着眼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和服务现代产业发展,对滞后政策进行调整重构,深化改革创新、破解痛点堵点。
《关于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提出了诸多突破性、竞争性举措。如对引进的重点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团队,给予最高30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建立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对人才(团队)承担项目的,按实际研发投入的40%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等。
除了让人才链为产业发展赋能,云南省还抓住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顶层设计,以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着眼领跑产业发展的开发区建设,省委、省政府出台《党建引领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从加强党对开发区发展的全面领导、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建强开发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打造开发区人才集聚高地、提升开发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六大方面提出19条措施,促进开发区发展提速。省公务员局启动了聘任制公务员公开招聘,发布30个职位重点支持开发区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
服务“强省会”行动,省委组织部还就服务昆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8条措施,包括支持建设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区、助力建设一流开发区、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急需紧缺干部充实计划、倾斜人才引育政策、下放产业人才职称评审权、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协调联动落实机制等。
组织强则事业兴。一条条“硬核”举措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助推经济发展活力迸发。如今,云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重点项目加速落地,重点产业蓬勃发展。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64.12亿元,同比增长3.5%。
红色引擎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夏日,走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临沧市镇康县南伞镇红岩村刺树丫口自然村,戍边馆、巡边栈道、观城台、客栈依次映入眼帘。时值暑期,游客络绎不绝。赐福农庄老板娘张淑荣说:“现在根本不用外出打工,办起这个农家乐,收入蛮不错的,更重要的是守得了家,也守得了边。”
临沧市在10个边境乡镇建立“党建联盟”,在4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建立“党建联合体”,选派102名第一书记和驻组干部与抵边群众“住在一起、干在一起”。正是借助村级联合党组织、驻村工作队等多方力量,刺树丫口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发展了香猪、土鸡等特色养殖产业和民宿、农家乐等服务产业,今年预计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万元。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火车头。去年以来,省委组织部把57个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作为重点区域,着力建设“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区”,通过推行“大岗位制”、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等创新举措,提升组织力,激发新活力,让党建为乡村振兴赋能。
“党建+产业”,让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云南省深化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布局,组织引导企业和机关党委结对联村,对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由县级领导牵头、逐村研究落实发展措施。今年,全省投入7.5亿元扶持1500个村发展集体经济。截至2021年底,云南省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5万元及以上的村有1.3万个。
“大岗位制”让基层干部安心安业。今年以来,全省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以整合设岗、明确职责、提高效率、提高待遇的思路,统筹核定村“两委”成员职数,每个行政村纳入“大岗位制”管理的村“两委”干部一般不超过7人,明确村干部岗位补贴。村干部待遇大幅提升,增强了村干部岗位吸引力。去年9月份以来,全省129个县(市、区)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442次,以练促学、以比促干,有效推动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万名人才兴万村”汇聚智慧之光照亮振兴之路。目前,全省129个县(市、区)选派2万余名各类人才帮扶1.39万个行政村,他们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通过定向服务、人才项目引领、借力合作支持等方式,实现了精准、可持续、有成效的帮扶。去年以来,省委组织部、省自然资源厅等9个部门还组织开展了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动员4万余名公职人员回乡,与乡村干部、党员群众等共同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为乡村振兴绘制科学管用的新蓝图。
着眼强边固防,云南省不断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大力推进以“建强基层组织、壮大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治理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强边固防“四位一体”建设项目,推广“党建+产业+边民”融合模式,加快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开展“强边固防示范村”创建,努力把边境沿线村寨打造成为战斗堡垒村、先锋模范村、生活富裕村、和谐平安村、红色美丽村。
党建强则边疆固。五级书记抓边防,五级段长守边境,党员作用发挥在网格上,建在边境线上的临时党组织统筹党政军警民合力守边、管边、护边、固边,党旗在强边固防一线高高飘扬,一个个“红色堡垒”筑牢稳边固边的钢铁长城,描绘了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美好画卷。(记者 郎晶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