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财经

面对新的通胀周期,我们准备好了吗

 
2022年04月26日08:4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面对新的通胀周期,我们准备好了吗

各国首先还是要保持自身的金融稳定性,“自家各扫门前雪”;建立区域的金融韧性,其中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提升本币的使用量,减少新兴市场整体对主要储备货币的依赖性。

——————————

“令我最为担心、晚上睡不着觉的主要就是发达国家的加息,以及产生的后果——在亚洲地区的资本流出问题。”4月22日上午,泰国央行行长塞塔普通过视频连线,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如是说。

塞塔普的担忧是有来头的。当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新兴市场往往会面临多重压力。历史上,情况严重的时候引发了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土耳其货币危机。上一次在亚洲造成的后果便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泰国货币当局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货币大幅贬值超过30%。

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周期正在开启,全球经济该如何应对?各国央行该如何协调货币政策?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我们正处于新的通胀时代”

2021年来,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飞涨,食品价格攀升,多国房价走高,俄乌冲突进一步推高了粮食、能源产品的价格,通货膨胀风险威胁着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经济体都已步入加息轨道。

以美国为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暗示,可能在5月会议上加息0.5个百分点,并表示之后可能需要进行类似幅度的加息以降低通胀。而就在上个月,美联储刚刚决定将利率从接近零的水平上调25个基点。如果5月美联储再度加息,所创造的50个基点的加息幅度将会是2000年以来的首次。

“我们正处于新的通胀时代。”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卡斯滕斯指出,过去一年来通胀上升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更为显著,60%的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已经超过了5%,过半数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通胀率在7%之上。

通胀攀升的原因何在?卡斯滕斯总结了三点:一是全球总需求强劲反弹,与以往危机后的经济复苏相比,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更快,发达经济体尤其如此。二是需求更偏向于商品而非服务,尤其是需要接触顾客的服务业的需求恢复缓慢。三是面对快速反弹的需求,供应的反应迟钝,这体现在供应瓶颈、交货延误、运输成本上升和关键生产投入短缺等方面。

“出于上述原因,我们不应指望通胀压力很快缓解。”卡斯滕斯指出,新的通胀推动力量已经出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由于供应枯竭,食品、石油和许多其他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他提醒“我们有理由保持警惕”,因为有迹象表明通胀预期正在失控。

三十人小组董事会主席弗兰克尔认为,现在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通胀周期。如今全球经济面临的供应链、疫情等挑战都是过去的通胀周期所没有的,而且与过去不同,现在真正的问题在于金融市场,因为金融市场有溢出效应。

弗兰克尔曾担任摩根大通、美林国际等商业银行的董事长,也曾担任以色列中央银行行长,对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外溢非常了解。他分析称,当通胀率很高时,会逐步转化成为价格,价格水平又转化为通胀预期,而通胀预期最后又转化成为通胀,通胀又转化成为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外溢效应。

既要“自扫门前雪”,也要倡导多边合作

因为通货膨胀治理不到位,导致金融问题全球性外溢,这类情况在历史上已经出现了多次。该如何防止此类情况再次出现?

塞塔普认为,各国首先还是要保持自身的金融稳定性,“自家各扫门前雪”;其次是建立区域的金融韧性,其中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提升本币的使用量,减少新兴市场整体对主要储备货币的依赖性。

塞塔普以泰国举例称,泰国已更多地采取本币结算的框架,在泰国和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之间,本币的使用占比达到了63%。此外,还可促进区域的零售连接,泰国正在与新加坡建立第一个快速支付系统,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老挝、越南、柬埔寨在内的5个东盟国家也会加入,以便促进和提升本币的使用比例,从而提升区域的金融韧性。

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预测,当前美国通胀水平创下40年新高,美联储将会采取更加激进的紧缩措施。而美联储一旦加息,对亚洲市场的影响不知会在何时发生,但是对于亚洲的溢出效应一定会非常高。因此需要密切关注美联储加息对各个国家和地区自身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房地产行业和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

“我们一定扫好自家门前雪,把自己的房子收拾干净,我们为此做好了准备。”余伟文表示,香港的经济刚刚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美联储加息将会使得香港经济增加压力。对此,中国香港做了一些准备,不仅在宏观经济方面,还必须要有充分的外汇储备作为缓冲,银行体系也需要有足够的流动性。

“我们面临本地的问题,还有区域性问题以及全球性问题,每一个层面都需要去解决,而唯一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方法就是要通过全球性的机制。”弗兰克尔在本次博鳌亚洲论坛上呼吁,“我们需要一个整体方案来处理全球性问题,所以政策沟通、协调与合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塞塔普也认为,应该发展和使用区域内部的金融安全网。

在这个方面,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比较紧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金融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加强,2010年清迈倡议多边机制正式起动,2012年清迈倡议多边化机制扩容,其储备基金规模增至2400亿美元。2021年3月,由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中国香港金管局总裁共同签署的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协议特别修订稿正式生效。

在塞塔普看来,此轮美联储加息,向市场充分传达了信息。新兴市场的缓冲机制要强得多,这一点也减缓了发达经济体加息产生的影响。亚洲还可以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区域内的金融稳定性。

“幸运的是我们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

“很显然将会有上升的通胀,并且我们将预期它会保持一段时期,但是非常有信心地说,这个能够被我们消化吸收。”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认为,面对当前全球通胀压力,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普遍能够较好地管理通胀预期。“幸运的是我们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而且整体有稳定的缓冲。”

朱民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里还有很多工具,利率水平也有很大空间。事实上,中国的货币政策提前布局,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2021年12月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5个和5个基点。截至今年3月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增长9.7%和10.6%,较上年末显著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也以视频形式出席了本次年会,并且做了主旨发言。他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压力。近期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这既有外部冲击因素,也有国内疫情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2022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上缴安排根据退税和财政支出进度靠前发力。易纲指出,结存利润主要来自人民银行过去几年的利润积累,相当于增加GDP总量1%的财政支出,体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他还表示,央行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直达工具的作用,大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货币政策聚焦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脆弱群体。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25%。最近,人民银行进一步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的23条政策举措,包括向受疫情影响的脆弱群体提供支持。

在他看来,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支持了2022年中国经济平稳开局。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增速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升。物价保持在合理区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1%,PPI上涨8.7%。

“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易纲认为,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生产和进口。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

易纲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记者 王林)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