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新春走基层

云南南华小岔河村:好政策带来好日子

记者程浩
2022年01月30日10:42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1月26日,腊月廿四,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岔河村小岔河村民小组的易地搬迁安置点,青山绿水、小桥流水间,一栋栋崭新的彝族特色民居很是显眼。

搬迁安置点一角。南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廊道上,一位穿着民族服饰的彝族汉子迎面走来,他叫起开宏,今年40岁,笑容淳朴,肤色黝黑。2017年,他和家人从6公里外的芹菜塘村民小组搬迁至此,住进一百多平米的新房。

起开宏家以前条件不好,父亲残疾,母亲多病,家里缺少劳动力,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子。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一家人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要脱贫,没安全稳固的房子不行。2016年10月,在岔河村靠近南永公路一侧的平缓地带,当地党委政府启动易地搬迁项目。

8个月后,20栋彝族特色民居建成,起开宏和另外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至此,剩余的8栋归村集体所有。

咋让搬迁群众“稳得住”?当地通过招商,将归村集体所有的8栋特色民居出租给有专业资质的企业,用来发展乡村旅游,每年租金7万元。

航拍小岔河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南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岔河村党总支书记起永禄说,企业交的租金,村里拿来提升软硬件设施,让搬迁群众住着舒心。

获取租金外,“我们还要求企业吸纳搬迁群众就业,确保老百姓能通过务工有稳定收入;并承诺企业聘用搬迁户参与务工的,可适当给予租金优惠。”起永禄说。

企业入驻后,打造出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民俗展示、商品交易为一体的“彝人小镇”。起永禄说,搬迁安置点交通便利,疫情前每年接待旅游人数在10万人以上,村民为“彝人小镇”里的农家乐提供菌子、土鸡、土猪等,收入又增加了。

起开宏常年在甘肃的油田务工,每年三四月份去,12月底回家,每月辛辛苦苦,能赚得五千多元。父母平日守家,除了种地,会在以前住的村子养些猪、羊,育肥后卖给农家乐。

村民们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南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同年搬来安置点的李天祥和妻子常年在新疆务工,前些年两个女儿上学,一家人压力大,2017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当地党委政府扶持下,两个女儿上学有补助,李天祥压力减轻不少。如今大女儿已工作,小女儿在宁夏读大学,他家的苦日子快熬出头了。

在起开宏看来,外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虽然搬进新居4年多,可一年到头在外打工,其实没住多少时间。他想过两年看看,有好的发展机会就回来,不出去了。

当地党委政府正通过发展水果、野生菌等产业,让起开宏的愿望一步步实现。特别是野生菌,整个岔河村封山育菌面积达4万亩,野生菌年产量达50吨以上,产值达250万元以上,人均野生菌收入达1500元以上。

村里还发展民间刺绣、月琴制作等产业,扶持发展野鸡、野猪等特色养殖,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致富。

搬迁点一角。南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脱贫攻坚任务已完成,当地党委政府正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面对返贫风险,当地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投入力度不减,健全“一平台三机制”,精准帮扶群众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村民们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南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2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今年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中提到:“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

“我们将结合实际,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起永禄表态说。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