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竹炭食品排毒養顏、“超級高鐵”要來了……
這些網上流傳的說法靠譜嗎
進入5月,新冠病毒又刷了一波存在感。我們在抵御新冠病毒的同時,還要警惕那些成本低、傳播快的“流言病毒”。吃竹炭食品排毒養顏、手機電池隻能充500次、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破壞環境、“超級高鐵”要來了……這些流言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焦慮感。
今天,科技日報記者就對5月流言逐一進行盤點,幫您撥開迷霧、尋找真相。
吃竹炭食品排毒養顏?
真相:反而會引發消化不良等問題
前幾年竹炭花生火爆“出圈”,今年又有主打超酷“工業風”的竹炭飲品閃亮登場。除此之外,市場上還有竹炭蛋糕、竹炭面包、竹炭千層等竹炭食品。網上有這樣的說法:竹炭可以吸附人體內有害物質,還有助清潔腸道,有排毒養顏的功效。
對此,天津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浩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竹炭食品的排毒功效缺乏有力的科學依據。
在日常生活中,竹炭本身有吸附作用,可以被放置在室內或冰箱內,作為吸濕劑、除臭劑等。
“竹炭的分子直徑非常大,這麼大的顆粒是不可能被人體吸收的。當該物質進入人體后,其大概率是被原樣排出的,因此不僅沒有清潔腸道、排毒養顏等功效,反而還會影響營養的吸收,引起消化不良、便秘等問題。”王浩說,人體有自己的代謝系統,進入人體的有害物質可以通過正常的代謝系統排出,沒有必要借助竹炭食品來“排毒”。
王浩強調,竹炭尚未被列入《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GB 2760-2014)。因此,目前在我國,竹炭作為添加劑被加入到食品中,是不合法的。“對於竹炭食品,廣大消費者要謹慎對待。”他提醒道。
手機電池隻能充500次?
真相:使用習慣越好充電次數越多
如今很多人手機不離身,每天都要給手機充電。網傳“手機電池隻能充電500次,之后就‘壽終正寢’了”,因此許多人覺得,要盡量減少給手機充電的次數。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副教授吉科猛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智能手機所使用的電池基本為鋰離子電池,其以含鋰化合物為正極材料、以人造石墨為負極材料。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過程,就是鋰離子在正、負極材料中反復嵌入與脫嵌的過程。
“從理論上來講,隻要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的結構以及所使用的電解液在其工作電壓范圍內足夠穩定,那麼手機電池就可以實現無限次的充放電循環。”吉科猛介紹道,在實驗室恆溫測試中,電池能夠實現兩三千次以上、穩定的充放電循環。而在現實使用中,手機電池通常隻能實現500次至1000次的充放電循環(約能夠使用3年至5年)。
吉科猛解釋,日常使用時電池的可充次數之所以較低,是因為人們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錯誤的手機使用習慣,例如滿充甚至過充(此時鋰離子將從正極材料中完全拔出,會破壞正極材料的結構)、快充(易導致手機發熱,會加速電解液的分解、損耗)等,這些行為理論上都會對關鍵電池材料的微觀結構造成不可逆的破壞,進而導致電池容量的不斷減少。
吉科猛提醒,在現實使用中,通常手機電池在完整充放電400次至500次后,電池性能可能就開始出現衰減,如電池容量低於原來的80%。為了盡可能延長手機電池壽命,我們要保持好的手機使用習慣,如不要整晚充電、不要將手機用至關機再充電、避免手機出現過熱現象等。
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破壞環境?
真相:尚無直接証據証明此觀點
地下岩層深處,不但有珍貴的油氣資源,也有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在海洋油氣鑽探過程中,如何通過技術手段捕獲伴生的二氧化碳,將其封存在海底?
我國海上首個百萬噸級二氧化碳封存工程6月1日在南海東部海域正式投用,開始規模化向海底地層注入伴隨海上石油開採產生的二氧化碳,實現長期穩定封存。
在其正式投用前,隨著媒體加大對“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的宣傳,這一概念逐漸走進公眾視野。對於相關工程,有網友表示,把二氧化碳封存在海底,會破壞海洋的生態環境。
對此,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胡獻剛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海洋碳封存是一類復雜的工程技術,其中也涉及諸多物理化學及生物過程。目前沒有直接証據証明,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二氧化碳注入是一種常見的海上碳封存方式。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將二氧化碳注入海洋的深度越大,封存效果越好。注入至3000米以上深度的海洋中,則70%以上二氧化碳的保存時間超過500年,甚至可達上千年。
胡獻剛表示,實施海底碳封存,在國外已經被証實安全有效。其中,海底碳封存較為成功的案例是在挪威。
1996年,挪威將開採油氣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進行分離,通過一口斜井將其注回到海底咸水層,利用咸水層地質結構的氣密性來封存二氧化碳,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商業規模的咸水層碳封存工程。該工程運行20余年來,從未出現過二氧化碳泄漏情況,每年封存二氧化碳100萬噸,封存的二氧化碳也未出現過異常活動。
目前,除我國之外,巴西、澳大利亞、丹麥等國也啟動了海底碳封存項目。
“超級高鐵”要來了?
真相:短期內技術很難落地
“從杭州到上海隻需15分鐘”“時速1000公裡!第一條‘超級高鐵’要來了”……最近網絡上流傳的關於“超級高鐵”的消息,讓不少網友的心也跟著“起飛”,迫不及待地想體驗一把。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每項技術落地都需要較長時間,短期內時速1000公裡的“超級高鐵”難以出現。
“超級高鐵”的消息來“源於”一場名為“高速飛車”的主題科普展。在該展覽上,參展人員透露,正在研制的“高速飛車”取得新進展,近期完成了國內首次全尺寸超導航行試驗。接下來,相關團隊將在試驗線上開展更多試驗,目標是使“高速飛車”能夠實現每小時1000公裡的速度。
其實,早在2017年,我國科研人員就決定開始研制“超級高鐵”,將超聲速的飛行技術和軌道交通技術相結合,通過應用超導磁懸浮技術和真空管道技術,實現列車超音速近地“飛行”。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3種高速磁浮技術路線,分別是以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和同濟大學為代表的常導技術,以西南交通大學為代表的高溫超導技術,以及以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高溫超導電動技術。
不過,現在已有的試驗線路均比較短,無法進行長距離試驗。此外,業內專家表示,新技術想真正落地,還要考慮運營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等諸多問題。因此,說“超級高鐵”要來了,還為時尚早。
雖然短期內“超級高鐵”無法出現,但我國從未停下探索相關技術的腳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就會成為我們的出行好“幫手”。(陳 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