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貴高原到中國跑壇:曲靖憑什麼成為中國長跑的“心臟”

2025中國田徑協會10公裡精英賽(曲靖·麒麟)暨雲南曲靖四季跑·夏天清涼樂跑季的余溫還未散去,2025雲南會澤村跑暨雲南曲靖四季跑·秋天豐收樂跑季又在“星光璀璨”中落下帷幕,一座城與一項運動的雙向奔赴,讓人們再次把目光聚焦於這座中國長跑的“心跳之源”——曲靖。
在這片被譽為 "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園" 的土地上,長跑已不僅僅是一項運動,更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專業運動員到業余愛好者,從高原訓練基地到四季花海賽道,曲靖正以獨特的魅力展現著中國長跑的強勁脈搏,成為中國長跑的“心臟”。
天賦之地:得天獨厚的訓練天堂
曲靖位於雲貴高原中部,全市平均海拔約1880米,這一高度被運動生理學認為是提升耐力素質的理想海拔,氧氣含量低於平原地區。科學研究表明,長期在高原生活的人心肺功能會更強,在這樣的環境下訓練能有效刺激紅細胞攜氧能力提升,從而增強運動員的耐力水平。
四川省田徑隊中長跑總教練韓剛和他的隊員自2019年就開始在曲靖開展訓練,每年在這集訓時間超過10個月。他說:“曲靖的地理優勢非常明顯,溫度、海拔很適合一年四季的訓練,我們在這裡訓練的體驗感非常好,也能出成績,獨特的高原環境對提升運動員耐力與狀態效果顯著。”
曲靖屬於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核心特點是溫和涼爽、干濕分明、四季如春。與其他高原地區相比,曲靖擁有更為溫和的氣候條件,夏季平均氣溫僅19.7℃,空氣質量優良率長期保持在97%以上,被譽為“最接近馬拉鬆黃金溫度的城市”。
作為中國中長跑領域的標杆性人物,孫日鵬教練和他帶領的遼寧隊每年秋季都會到曲靖市會澤縣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訓練。“在會澤高原的懷抱中,每一次訓練都是對我們運動員極限的探索和超越。這片被群山環抱的土地,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成為了我們運動員錘煉意志、提升體能的聖地。每次高原訓練隊員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這與會澤的獨特地理環境密不可分。”
在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曲靖市投資20.99億元新建了曲靖市文化體育公園,改造提升了麒麟、馬龍、羅平、師宗、會澤等分賽場的體育場館,全市9個縣(市、區)都建成了以體育公園或全民健身中心為龍頭的“一場兩館”,為長跑運動的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馬龍區全面升級改造高原體育訓練中心基地,建設標准化田徑場,持續打造國際高原競走及中長跑訓練基地﹔會澤縣開發了青雲50公裡越野賽道、娜姑20公裡田野跑賽道等,可滿足不同團隊、不同人群的訓練需求。
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和完善的體育設施,為運動員提供了世界級的訓練環境,讓曲靖成為了眾多專業運動隊的理想訓練基地。據統計,每年有超過50支專業運動隊,近1.5萬名運動員到曲靖開展集訓。來自成都體育學院的大四學生吉胡布感在曲靖參加集訓已經4年,他每天在賽道上揮汗如雨,隻為心中的一個夢想:“在曲靖訓練,希望我能在學業結束前能夠跑出一個好賽績,爭取擠進國內馬拉鬆的頂尖水平。”
育人之道:體教融合的培養模式
多年來,曲靖輸送的運動員在國內外賽事中屢創佳績,為中國長跑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這種持續產出高水平運動員的能力,正是曲靖作為中國長跑“心臟”的核心標志。
曲靖市創新採取 "體教融合、讀訓並重、文體雙修" 的育人模式,曲靖市體育訓練中心與曲靖市第一中學、曲靖市民族中學、曲靖市第二小學等學校合作,形成了從小學到中學的體教融合體系。體訓中心對學生實行集中學習、集中訓練、集中食宿“三集中”管理,並創新推行雙班主任制度,由文化和體育班主任共同負責班級管理。這種管理模式確保了學生學習、訓練和休息的無縫對接,有效解決了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中的“讀訓矛盾”,為高水平運動員的成長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時,曲靖市構建了“市級錦標賽”“縣級學校聯賽”“校級對抗賽”“班級挑戰賽”四級校園體育競賽體系,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訓的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也為優秀體育人才的發現和培養搭建了平台。此外,曲靖市積極推動體育特色項目進校園,實施校園體育“321行動計劃”,讓每位學生至少掌握一至兩項運動技能。
曲靖市馬龍區充分發揮有利於開展田徑運動的自然環境優勢,鞏固拓展全國田徑優秀后備人才基地、國家奧林匹克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等優勢,在田徑人才培養方面成果顯著,被譽為“競走之鄉”。通過體育和競走學校等平台,精挑細選體育特長生進行專業競走訓練,先后向省、市培養輸送了一大批體育后備人才,涵蓋競走、中長跑等多個體育項目。其中,馬龍籍運動員黎則文、趙成良、張俊等在國際、全國相關賽事中榮獲競走冠軍。
曲靖市會澤縣是“國家中長跑項目奧林匹克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當地採取體校與普通高中合作辦學模式,形成“智育輔體育、體育促智育”的良性循環。十年來,會澤縣向國家隊、省隊輸送了217名優秀運動員,其中4人獲得世界冠軍,45人獲得全國冠軍,被譽為“體育冠軍搖籃”。
會澤縣體育運動學校的何亞輝教練在3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先后培養出了幾十個全國冠軍和世界冠軍,其中僅蔡澤林、李建波二人就獲得世界冠軍2次、全國冠軍12次,是名副其實的冠軍引路人。“高原訓練最適宜海拔在1800米至2500米之間,會澤處於中間位置對於運動員的心臟功能的鍛煉和有氧能力的提高有極大好處。會澤運動員大部分來自高寒山區,家庭較為貧困,很多隊員希望通過跑步改變生活,所以吃苦耐勞的精神較強。”他的學生蔡澤林說:“‘曲靖是中國的長跑心臟’不僅是一句贊譽,更是對曲靖在長跑領域卓越貢獻的肯定。我很幸運能從這裡出發,一步一步走向世界冠軍的領獎台。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在家鄉的培育下,在長跑的道路上追逐夢想,為中國長跑事業續寫輝煌篇章。”
創新之舉,文體旅商的融合發展
依托交通便捷易達、海拔氣候立體宜訓、產業環境宜居宜業、體育場館資源豐富宜賽四個特色優勢,曲靖市提出打造“中國·曲靖——國際高原體育城”戰略目標,確定了打造“山地戶外樂園、高原賽訓勝地、四季跑路之城”的發展定位,賽訓一體、以賽為媒,推動“文體旅商”融合發展,構建了以體育用品生產銷售、體育場館運營、品牌賽事推廣、體育訓練和競賽表演為重點的全要素產業支撐體系。
依托全年300天以上“四季如春”的戶外運動氣候條件,曲靖市打造了全國首個地級市系列路跑賽事IP——雲南曲靖四季跑:春天花海樂跑季主推“曲靖羅平馬拉鬆”,夏天清涼樂跑季主推中國田協在雲南省主辦的唯一一場“10公裡精英賽”(曲靖·麒麟),秋天豐收樂跑季主推“烏蒙之巔雲南會澤村跑”,冬天陽光樂跑季主推“烏蒙之巔越野挑戰賽”,並配套旅游優惠政策和特色線路。這種“體育+文旅商貿+鄉村振興+民族團結進步+N”的模式,不僅提升了賽事的吸引力,將賽事流量變成了經濟增量,實現了高原特色體育事業發展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環。
從羅平的百萬畝油菜花海到麒麟水鄉的千畝荷塘,從會澤的古城秋色到宣威的絕美峽谷,山水相擁的生態賽道、四季花開不敗的自然景觀,造就了一條條“最美花海賽道”﹔從專業運動員的刻苦訓練到普通市民的日常晨跑,從大型賽事的激情上演到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體育元素已深度融入曲靖的城市發展脈絡,成為跳動不止的高原脈搏,為中國長跑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張照彬 劉順躍)
來源:掌上曲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