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十四五”以來,全國新增和擴大開放口岸40個——

311個口岸,開放通道再擴容

本報記者 邱海峰
2025年09月09日08: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8月27日,在江蘇省連雲港港集裝箱碼頭,貨輪停在泊位裝卸集裝箱。
王 春攝(人民視覺)

中國有多少個對外開放口岸?最新答案是311個。

海關總署近日發布數據,“十四五”以來,新增和擴大開放口岸40個,總數達到311個。這些國門口岸,沿海、沿邊或處於內陸,遍布在中國2.2萬多公裡陸地邊境線,1.8萬多公裡大陸海岸線,960多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大地上。依托持續擴容、延伸的口岸通道,越來越多“中國制造”加速走向世界,更多全球優質產品進入中國市場,“關通全球、物達八方”的便捷讓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更加廣泛、密切。

貨運的絕對主力

水運口岸承擔全國口岸貨運量的90%以上

口岸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門戶,包括供人員、貨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國境的港口、機場、車站、通道等。

海關總署辦公廳主任張寶峰介紹,當前,我國水運口岸已經達到125個,航空口岸85個,陸路口岸101個,“東中西協同、海陸空聯動”的口岸格局日趨完善。

在這311個口岸中,水運口岸是貨運的絕對主力,承擔全國口岸貨運量的90%以上。

開通大連港直航歐洲、地中海的集裝箱新航線,升級大連港直航中南美洲的航線,構建全場景自動化作業線……今年5月國務院批復同意遼寧大連港口岸擴大開放,在此基礎上,大連港不斷擴容提質。遼寧港口集團大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過去一年,大連港集裝箱碼頭集裝箱吞吐量突破500萬標准箱大關,創近5年新高。今年,這些航線的新增和升級,將更好滿足東北地區機電設備、化工品等產品出口貿易快速增長的需求。

在擁有“中國最北海岸”的遼寧,2200多公裡大陸海岸線上分布著大連港、營口港等國內大港,它們是環渤海口岸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遼寧省貨物貿易出口額同比增長13.6%,遼港集團港口主營業務實現逆勢增長,貨物吞吐量增幅近5%。

從渤海之濱到長江三角洲,沿海地區口岸正以集群化方式推動水運口岸發展壯大。

作為長三角的重要一員,江蘇擁有17個水運口岸,數量緊隨廣東之后居全國第二。其中,連雲港作為長三角口岸集群的主要口岸之一,擴大開放迎來新進展。

354輛國產工程車集中裝船出海,創下新紀錄——這是連雲港口岸擴大開放的徐圩港區日前交出的一份成績單:此次出口的車輛包括油罐半挂車、攪拌車、挖掘機等,運抵尼日利亞后將直接投入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以來,徐圩口岸累計出口工程車輛超3000輛,同比增長294%。

連雲港市口岸辦主任江行洲介紹,“十四五”以來,徐圩港區正式擴大開放,水運口岸新增開放泊位16個,總數達81個。2024年貨物吞吐量3.5億噸、外貿吞吐量1.8億噸、集裝箱669萬標箱,較“十三五”末分別增長37.5%、34.2%、39.4%。

“沿海地區水運口岸密集,港口數量多、吞吐量大、功能全面,分布著環渤海、長三角、東南沿海、粵港澳大灣區、西南沿海五大口岸集群,這些有力提升了水運口岸整體競爭力和輻射范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季劍軍分析,以沿海地區口岸為主力軍,我國水運口岸的出口貿易量和集裝箱吞吐量保持穩定增長,2024年全國水運口岸進出口貨運量超過43億噸,較“十三五”末增長一成,在推動貨物貿易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多特色好物走進來

邊境口岸從“邊陲末梢”走向“開放前沿”

遍布全國的口岸,有集中於沿海地區的水運口岸集群,也有廣泛分布於邊境地區的各類特色口岸,為周邊國家及全球好物進入中國市場開啟便捷通道。

“現在想吃個榴蓮方便多了,下樓就能買到。”在北京市朝陽區一家新開業的生鮮超市,市民趙女士拎著剛買的泰國進口榴蓮說,“這家超市剛開業有優惠,我最近來買過幾次榴蓮了,新鮮肉多,家裡人都挺愛吃。”

暢快吃上進口榴蓮的背后,是一個個口岸打通的“水果大通道”。據這家超市工作人員介紹,他們這裡的榴蓮基本都是從廣西運到北京新發地市場,再分銷到超市的。

廣西擁有22個對外開放口岸,進口的東盟水果約佔全國三分之一。其中,邊境口岸憑祥是全國最大陸路水果進出口口岸,也是中國和東盟水果進出口貿易最大的口岸,進口水果包括泰國的榴蓮、越南的火龍果和山竹等。

如何讓這些進口水果盡快送上消費者餐桌?憑祥在各口岸(互市點)實行進境水果“綠色通道”“7×24小時”預約通關等措施,進口水果優先通關、優先查驗,同時搭建中國—東盟水果交易中心,讓東盟水果不僅能在廣西集散,還能及時走向全國各地市場。“通過在口岸開設農產品進口‘綠色通道’,泰國、越南這些周邊國家的新鮮水果最快7個小時可以抵達廣州、30個小時可以抵達北京市場。”海關總署署長孫梅君說。

憑祥向西,1000多公裡外的雲南省勐臘縣磨憨鎮,是中國唯一擁有公路、鐵路雙國家級口岸的邊境鄉鎮。這裡是老撾特色藥材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通道。

據介紹,去年11月底磨憨口岸(含磨憨鐵路口岸)獲批增設為藥材進口邊境口岸,今年2月磨憨藥材進口邊境口岸正式通關。雲南省昆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數據,截至2025年6月30日,通過該口岸進口藥材2007.91噸,貨值1200余萬元,涉及雞血藤、砂仁、土茯苓、百部、山奈、千年健、木蝴蝶、草豆蔻8個品種。

“以前沒有直接面向老撾的藥材進口邊境口岸,我們得走水路用貨船運輸或者通過距離更遠的口岸走陸路運輸進口中藥材。”瀚翱(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米澤田說,現在直接通過磨憨口岸進口雞血藤等中藥材,不僅節約了運輸時間,物流成本也大幅下降。

在季劍軍看來,近年來,我國加快推動形成重點樞紐口岸、物流節點口岸、便捷運輸通道為一體的邊境口岸開放體系。在這一過程中,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便捷暢通的口岸通道,邊境口岸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產品快速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渠道,豐富了國內消費者的選擇。同時,很多口岸城市融合大型邊民互市貿易區、綜合保稅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實現口岸經濟由“通道經濟”到“產業經濟”的轉型,邊境口岸加快從“邊陲末梢”走向“開放前沿”。

更優的出入境體驗

63個口岸已開展智慧口岸試點建設

持續擴容的對外開放口岸,便捷了貨物貿易往來,也為國際交往和跨境旅游提供了更多選擇。

被譽為中國“北大門”的二連浩特,是全國距北京最近的邊境陸路口岸,也是中國對蒙古國開放的最大陸路口岸。近年來,這裡受到不少自駕游旅客的青睞。

“趁著暑假,我們約了幾個朋友家庭,組團帶孩子自駕去了趟蒙古國。”在北京工作的劉先生前不久駕車從二連浩特口岸出境旅游,“現在通關總體比較方便,體驗挺好的。我們這趟來回共玩了一個多星期,還是蠻有意思的。”

暑期以來,隨著“家庭游”“研學游”等需求高漲,二連浩特口岸結合大數據提供預告服務,推進便捷通關。8月份,口岸日均通關旅客1.2萬人次,8座以下小客車日均通關超1300輛次。

“我們看到,在暑期旅游旺季,很多自駕游愛好者選擇霍爾果斯、二連浩特等邊境口岸,自駕去其他國家旅游。”張寶峰介紹,目前,全國能夠提供自駕游服務的邊境口岸已經達到28個。

季劍軍認為,邊境口岸自駕游熱度持續攀升,得益於對外開放口岸的擴容以及通關便利化水平的提升,這有效滿足了當前市場對個性化、深度體驗游的需求。“邊境口岸積極推動跨境旅游業態發展,深化與周邊地區的跨境旅游合作,簡化自駕車輛通關程序,開通專用通道,利用新技術推進智慧化服務,進一步提升了邊境自駕游的吸引力。”

不僅僅是邊境口岸自駕游,各類口岸近年都在持續優化口岸通關流程,推進智慧口岸建設,為人員、貨物往來提供更優的出入境體驗。

深圳是全國口岸數量最多、出入境人員最多、跨境車流量最大的城市,2024年口岸通關旅客達2.4億人次。這麼多旅客如何高效便捷通關?深圳機場口岸的一套新系統給出了一份答案。

2分鐘辦好入境手續——最近,一名外籍旅客分享了一段從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入境的經歷:護照放到系統上自動識別,資料頁上的個人信息很快填寫完成,而一起下飛機選擇手寫的旅客這時還在填寫卡片。

這名旅客所說的系統是深圳寶安國際機場4個多月前投入使用的外國人入境卡填報系統,除了可以自動識別填寫,還能根據護照簽發國官方語言自動完成外國人入境卡文字翻譯轉換,便於外國人了解入境卡填報內容和填報要求。該系統投入使用以來,已有數萬名入境外國人享受到便利,平均節約60%—80%的填報時間。

據介紹,當前,“智慧旅檢”覆蓋80%的航空口岸。張寶峰表示,63個口岸已開展智慧口岸試點建設。越來越多的口岸實現智能化、自動化作業,並且與智慧海關、智慧邊檢和智慧海事有機融合,使口岸風險聯合防控更加精准有效,通關更加無感、便利更加有感。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