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大通道 開放新絲路
——“沿著鐵路看變遷”中老鐵路沿線開發系列報道之一

開通運營3年多來,中老鐵路累計發送旅客突破5600萬人次、運輸貨物超6400萬噸,交出了客貨兩旺的亮眼成績單,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示范效應全面彰顯。
躍動的數據裡,涌動著這條1035公裡國際大動脈的“黃金成色”,折射出以“硬聯通”支撐“軟聯通”,以物流鏈激活經濟鏈,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繪就中老鐵路經濟帶互利共贏、繁榮發展的生動圖景,為雲南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帶來新機遇、注入新活力。
一路向南,記者沿著鐵路看變遷,呼嘯而過的列車依舊繁忙,鐵路串聯起的城鄉、園區、工廠等正在發生令人欣喜的變化。
交通線升級為經濟帶
“把鐵路維護好、運營好,把沿線開發好、建設好,打造黃金線路,造福兩國民眾”“將中老鐵路打造成為中老人民的幸福路、發展路、友誼路”“繼續做大做強中老鐵路,打造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樣板。”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雲南高位推動、積極作為,將中老鐵路沿線綜合開發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加快輻射中心建設的重要抓手,深入實施中老鐵路沿線開發三年行動,在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樞紐建設、沿線產業開發、經營主體培育等四個方面持續發力,全力將中老鐵路打造成為運行安全之路、開放發展之路、合作共贏之路。
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中老鐵路三年行動計劃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任務落實。創新實施昆明托管磨憨,構建以“兩頭”帶“中間”的中老鐵路經濟帶發展格局。三年行動整體推進效果遠超預期,重點項目全部開工,累計完成投資超500億元,中老鐵路呈現客貨兩旺、量質雙升態勢。
大通道帶動大物流、大貿易、大產業快速發展,一批物流樞紐、物流園區建成,客貨運輸能力大幅提升,通關便利化智慧化水平顯著提高,中老鐵路貨物運輸品牌效應持續擴大,沿線產業實現多點開花,經營主體不斷壯大。
中老鐵路的開通運營,將昆明南至萬象運行時間從10個半小時壓縮至9個半小時,口岸通關時間從90分鐘縮短至52分鐘,效率提升42%。雲南的鮮花、水果實現朝發夕至,老撾的鐵礦、橡膠跨越國界運輸,中歐班列與東盟市場在此無縫銜接,中老鐵路迅速從一條交通線升級為經濟帶。
物流通道變經濟樞紐
機電換鐵礦、蔬菜換榴蓮,中老鐵路上這樣的買賣幾乎每天都在進行。3年多來,中老鐵路跨境運輸商品種類從開通之初的10多種擴展至3300多種,形成“中國制造南下、東南亞特產北上”的雙向流通格局。
貿易繁榮的背后,是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持續提升的通道能力提供強力支撐。3年多來,雲南省加速推進鐵路專用線及場站建設,昆玉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全面開工,安寧桃花村物流園東片區專用通道、玉溪大化產業園區鐵路專用線等通道項目加快建設,萬象南准米軌換裝站建成投用並實現常態化運營。
口岸基礎設施配套不斷改善。昆明王家營海關指定監管場所(一期)、磨憨鐵路口岸站提質擴能改造完工投用,磨憨鐵路口岸進境水果、冰鮮水產品、糧食3個海關指定監管場地建成投入使用,普洱勐康口岸、磨憨口岸成功獲批為藥材進口邊境口岸。
口岸通關能力和便利度大幅提升。優化提升中國(雲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台,有序推進一站式申報系統、邊民互市跨境結算平台、口岸數據交換平台建設,“瀾湄·雲南號”實行多式聯運“一單制”申報。磨憨鐵路口岸成為全國通關效率最高、貨運增速最快,面向東盟最大的鐵路口岸。
物流樞紐集聚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有力提升中老鐵路運營質量。積極建設昆明國際陸港,昆明(商貿服務型、陸港型、空港型)、磨憨(陸上邊境口岸型)成功列入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昆明被國家認定為中歐(亞)班列集結中心﹔玉溪研和、峨山化念物流園,普洱寧洱綜合物流園和西雙版納野象谷、勐臘綜合物流園等沿線物流園加快建設﹔累計開行“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超2000列,“中老鐵路+中歐班列”聯動發展,老撾、泰國等國家至歐洲鐵路直達運輸時間縮短至15天。
效率躍升極大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匯聚循環,“通道經濟”加速向“樞紐經濟”邁進。
單點突破到產業集聚
在雲南經濟發展的版圖上,中老鐵路恰似一台強大的牽引機,有力帶動沿線產業提速發展,也放大了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讓互聯互通、“雙向奔赴”更振奮人心,更有煙火氣。
2024年,中老雙邊貿易額較鐵路開通前增長3倍,有色金屬、新能源、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等產業鏈供應鏈不斷延伸。
2022年昆明托管磨憨后,以昆明為重點、磨憨為前沿、沿線州(市)為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越發明晰,沿線昆明、玉溪、普洱、西雙版納4個州(市)優勢互補、錯位發展,推動雲南從交通到產業、從要素到生態的迭代升級。
昆明安寧建成石化、冶金、新能源電池3個千億級主導產業,磨憨合作區加快構建承接產業轉移的“攔水壩”“蓄水池”,累計完成投資超100億元﹔玉溪打造生物醫藥、新能源電池產業聚集地,豐元、坤天、燁陽等一批新能源電池項目建成投產﹔普洱市建成西南地區最大的林漿紙制造基地,雲景飛林年產40萬立方米輕質超強刨花板項目竣工投產﹔西雙版納推進文旅康養、橡膠、普洱茶等重點產業發展,新活力、新優勢逐漸凸顯。
跨境產業合作不斷升級,跨境旅游熱度持續攀升,中老鐵路成為推動區域旅游合作的新引擎。“星光·瀾湄號”中老跨境旅游列車開行,“遇見琅勃拉邦”“穿越時空之旅”等特色跨境旅游產品受到歡迎,帶動沿線旅游蓬勃發展。
跨境農業種植合作規模不斷擴大,電力能源合作推進順暢,中老500千伏聯網工程、中廣核能源國際老撾清潔能源基地開工建設,中老雙向電力互濟規模3年累計超3億千瓦時。
便捷高效的運輸,催生深層次的產業變革,也吸引更多大企業、好項目落地生根、發展壯大。自昆明托管磨憨以來,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投資累計完成超125億元,磨憨轄區常住人口從2萬人增加到近5萬人。磨憨成為備受矚目的投資熱土、興業沃土。
協同推進的“硬聯通”“軟聯通”促進了更為緊密的“心聯通”。援老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移交辦學,成千上萬的老撾員工在中老鐵路上獲得就業崗位,“游雲南、逛老撾”走親戚式來往,成為兩國民眾的生活日常。
隨著列車加密運行,數字不斷刷新,中老鐵路的精彩不斷上演。新三年行動序幕將啟,“鋼鐵動脈”效能將持續釋放,一個更具活力的區域發展新篇正在續寫。本報記者段曉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