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財經

精准護航“庭院經濟” 走好合規發展之路

2025年09月08日16:04 |
小字號

近年來,雲南省憑借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元民族文化,積極創新探索“庭院經濟+文化賦能”模式。雲南省稅務部門以“小主體、大民生”為導向,以“精細服務筑基、需求響應賦能、風險防控護航”為抓手,助力“庭院經濟”在規范發展軌道上提質增效,成為激活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聚焦精細服務,助力新辦企業走穩合規經營第一步

麗江市寧蒗縣萬格梁子西麓的清泉村,憑借毗鄰縣城的地理優勢和便捷交通,將農家“小庭院”打造成鄉村振興的“致富園”。一院一景、一戶一業,特色餐飲、民宿、手工作坊等業態百花齊放,成為縣域周邊“小而美、小而活”的特色經濟聚集區。

為支持新辦市場主體順利起步,當地稅務部門推出“移動辦稅服務站”等創新服務,深入農家院落,主動識別企業在開辦初期的涉稅堵點痛點。稅務干部圍繞發票代開、納稅申報、優惠政策享受等關鍵環節,開展“一對一”政策輔導、“手把手”操作教學,為全村“庭院經濟”主體提供精准服務,幫助新辦企業走穩合規經營第一步,有效降低開辦期涉稅風險。

“我們剛來這裡時,便承包了閑置的院子,經營起這家農庄,主營特色燒烤。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營收就有3萬多元,目前有員工6人,除了我們兩口子,員工都是周圍村民。”某農庄法定代表人嚴映薪笑著說道。“我們的發展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支持,剛成立時,對發票、申報納稅這些業務都不了解,經過稅務干部對涉稅政策和業務的講解,才打消了顧慮,對農庄的發展起了很大推動作用,我們也會繼續依法合規經營。”

聚焦發展需求,精准賦能企業線上轉型拓展市場

玉溪市通海縣裡山鄉五山村,依托“省級盆景村落”這一“金字招牌”,持續挖掘本土盆景文化潛力,逐步實現了從農戶零星種植、庭院分散培育,到產業化聚集、市場化運營的跨越式發展。

雲南某園林有限公司於2021年10月成立,積極推行“公司+農戶+合作社”協同發展模式,有效整合農戶分散資源,系統開展花木盆景的規模化種植、深加工及多渠道銷售。目前,公司產品不僅暢銷山東、河南、江蘇等國內12個省份,更遠銷老撾、緬甸等海外市場,實現了從“庭院經濟”到“跨境貿易”的轉型升級。

“我們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定期邀請盆景藝術大師駐村授課,提升農戶創作與制作水平。同時,大力拓展新興電商平台,通過內容引流、直播帶貨讓通海盆景走入更多人的視野。”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蘇麗紅介紹。

面對企業快速成長中出現的電子發票開具、跨區域稅務申報、線上交易涉稅處理等新問題,當地稅務部門主動響應,組織青年業務骨干成立“庭院經濟稅收服務先鋒隊”,深入五山村開展電子稅務局實操培訓,聚焦“數電發票”應用、社保費繳納、稅費優惠備案等高頻事項集中講解。同時,針對重點龍頭企業提供“一戶一策”稅收合規建議與風險提示,有效破解企業線上轉型中的政策盲點和操作難點。截至目前,當地稅務部門已累計服務全鄉25家盆景產業鏈企業,助力鄉土藝術盆景借助數字化翅膀,飛入更廣闊的市場天地。

聚焦風險防控,構建全域覆蓋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

大理州大理市雙廊鎮憑借洱海生態優勢,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度假勝地。當地居民李俊宏於2023年將自家白族傳統民居改造為特色民宿,將民族文化元素與現代服務體驗完美融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入住。

隨著經營規模擴大,企業面臨發票開具不及時、收入確認不規范、稅費優惠政策適用不准確等涉稅風險。稅務部門依托稅收大數據平台,建立“庭院經濟稅收風險監測模型”,對企業發票使用、申報數據、政策適用等情況進行動態掃描,及時識別風險並推送預警提示。通過“提示—整改—反饋”的閉環管理機制,幫助企業提前化解風險,避免因小失誤引發大問題。

“以前我們對稅務風險不太重視,出現了發票管理和收入核算方面的問題。稅務部門主動找到我們,指出了潛在的風險點,還耐心地教我們如何規范發票管理和收入核算。他們的柔性糾偏方式讓我們很感動,也讓我們更加重視稅務合規。現在我們的稅務管理更加規范了,2024年酒店還享受了小型微利企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減免稅款17.84萬元,這些政策紅利讓我們有更多資金投入設施改造和服務提升,有力推動了酒店的發展。”(趙菊英)

來源:雲南省稅務局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