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省打好“組合拳”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2025年07月06日08:46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夏日的昌寧縣荷花盛開,荷塘內白鷺翩飛,構成了一幅美麗動人的生態景象。 本報通訊員 吳再忠 攝

  近年來,雲南省堅持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和重要支撐,打好“組合拳”,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多措並舉推進美麗雲南建設。

  治污攻堅,完善法治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和嚴懲違法行為是關鍵一招。雲南省印發施行《雲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出台《雲南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辦法》《雲南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典型案例評選辦法》。先后印發《關於推動雲南省生態環境標准管理和地方標准制定工作雙提升的通知》,組織推薦《磷尾礦基質土生態修復技術規范》等10項標准列入雲南省地方標准制定計劃﹔發布《改性磷石膏用於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回填技術規范》等7項標准。2024年,全省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324件,涉案金額1.09億元。全省共查處生態環境違法案件1440件,罰款1.52億元。

  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緊密的環境管理制度之一,環評制度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環境可恢復、資源可支撐為依據,旨在判斷某項開發活動是否打破了生態系統平衡,從而尋求最優解決、發展方案的源頭預防制度,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強化環評制度,是鞏固生態文明建設來之不易的成果、減緩和避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出現新資源環境問題的有力保障﹔也是採取事前預防,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重要約束,推動發展模式轉變的重要手段。

  為持續打好環評要素保障攻堅戰,省生態環境廳制定實施開發區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實施方案、省級審批環評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等環評改革文件,完成第一批聯動試點園區申報認定。2024年,全省共審批建設項目環評文件2646項,辦理排污許可証業務4226次,舉辦4期全省排污許可培訓。

  為快速響應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雲南省印發《雲南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2024年組織重點河流突發水污染事件環境應急“一河一策一圖”實戰應用大演練,雲南省被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為“表現突出集體”。

  治污攻堅,依靠科技手段才能做到“精准”。《雲南省生態環境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目標:到2025年,生態環境科技創新能力實現新提升,在高原湖泊及重點區域流域保護、大氣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適應氣候變化、智慧治理、新污染物治理等領域取得新進展,科研成果獎勵實現新成就,人才隊伍建設實現新進步,科技創新平台達到新水平,科技創新機制實現新突破,科研成果轉化取得新成效,生態環境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環境不斷活躍,基本構建支撐雲南生態環境科技需求的科技創新體系,實現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上台階。

  記者了解到,2024年雲南省政府與清華大學簽署為期5年的生態環境科技合作協議,完成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項目(第二期),雲南省通過驗收並取得“優秀省級駐點”好成績。雲南省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指標體系構建及應用項目獲2024年度雲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胡曉蓉)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