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厲行節約 新風扑面

——雲南省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一線見聞

2025年07月03日08:02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傍晚的雲南省直機關集中辦公區辦公樓走廊,工作人員走過,頭頂燈光次第亮起,一分鐘后悄然熄滅。“‘聰明’的燈不會‘站崗’到深夜。”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工作人員指著新換的人體智能感應燈介紹,“人來燈亮,人走燈滅,省下的是真金白銀。”一組數據印証成效:省直機關集中辦公區公共區域的1673盞體感燈,每年能省下9.2萬多度電,公共區域節能率達67%。

  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期間,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進一步擰緊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的制度螺栓,對於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深化糾治“四風”具有重要意義。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將深入開展學習教育與堅決落實《條例》各項規定結合起來,以智慧科技賦能,從精細管理入手,將過緊日子要求轉化為可量化、可感知的生動實踐,探索節約與服務並舉的新路徑。

  臨近中午,機關食堂的廚師們根據“智慧食堂”系統生成的精准採購單備料。“以前靠經驗估算,難免浪費,現在系統根據預約和歷史數據算出需求,周庫存預警盯著易腐食材,按需分批購買。”食堂管理員介紹,精准管理讓食材損耗率降了5%,採購成本省了7%。

  節約的“智慧”貫穿食堂全鏈條。后廚物盡其用,“一料多菜”成為常態——蘿卜炒菜,蘿卜皮腌咸菜,葉菜去損率從15%嚴控至8%,邊角料在巧手中變身。灶台精打細算,告別大鍋燉煮,推行10至15人份小鍋快炒,“動態補炒員”緊盯菜品消耗,靈活調整后續出品。自助取餐時按需取食,反食品浪費監督員現場勸導﹔泔水區的高清攝像頭“盯”著浪費行為,以數據反饋優化菜品。開展學習教育以來,在日均2500余人就餐的情況下,機關食堂泔水量常年保持在較低水平,廚余垃圾日均少於10公斤。

  在昆明市盤龍區拓東街道,130件櫥櫃、餐椅從省級機關公物倉流轉,被安置進新落成的老年幸福食堂。得益於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打破壁壘的創新探索——建立省區跨層級資產調劑通道,盤活“沉睡”的資產,為街道省下了13萬余元購置費。線上虛擬倉信息互通,線下實體倉實物調配,如今的省級公物倉成了閑置資產的“中轉站”。截至目前,省級公物倉已接收處置資產價值近3600萬元,節約財政資金超350萬元,資源流動從“區內小循環”邁向“省區大循環”。

  厲行節約非一日之功,需長效制度護航,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將“緊”的要求深植各項日常管理制度中。“無預算不開支、有預算不超支”是鐵律,省直機關集中辦公區建立起動態監測預警,嚴控“三公”經費等支出,多台“達齡”電腦經升級重獲新生,“修舊利舊”成風尚。牽頭開展全省公務用車保險、維修、加油框架協議採購項目,實現保險費優惠幅度達法定最高限額,維修費優惠率超10%,加油優惠幅度提升2%。“科技+管理”讓公車使用更透明、更高效,優化車輛配置,淘汰低效車輛,車載北斗終端實時監控軌跡油耗,嚴防私用,運行成本逐年降低。

  當新型體感燈光在走廊精准明滅,“智慧食堂”精算數字,公物倉資產服務民生,嚴格制度堵住浪費漏洞,雲南機關的“緊日子”有科技的賦能,也有物盡其用的務實,更彰顯了服務群眾的作為。“我們將以學習教育為契機,持續深化思想認識,強化行動自覺,深入推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方面的問題查擺整治,並注重群眾參與、接受群眾監督,務求實效、鞏固成果,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節約型機關建設的強大動力。”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王丹)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