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財經

昭通水富:人才引擎驅動“工業強市”崛起

2025年07月06日11:49 |
小字號

近年來,雲南省昭通市水富市積極踐行“小縣辦大工業”理念,以人才“活水”激蕩產業發展的藍海。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達19家,引進並培育工業人才超2000名,建成創新平台23個,人才創新成果轉化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突破1.2億元。

“項目+人才”雙招雙引,產業磁場聚英才

水富市堅持將產業布局與人才鏈建設同步推進,依托自身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推動傳統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緊緊抓住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的機遇。通過採用“項目+人才”的打包引進模式,成功吸引了14家新能源電池企業落戶水富經開區,形成了涵蓋石墨負極、硅氧負極、磷酸鐵鋰正極、鋰離子電池等在內的產業集群。與此同時,同步引進了32名工業領域高層次人才。

2019年,高性能石墨烯導熱膜項目落地水富時,國家高層次人才蔡金明專家工作站也同步挂牌。該項目成功實現了石墨烯原料從實驗室制備到年產1000噸規模化生產的跨越,石墨烯導熱膜產能達到120萬平方米。目前,水富新能源電池產能位居雲南省前列,2024年實現工業總產值99億元,形成了“項目落地—人才集聚—技術突破”的鏈式反應。

柔性引智與政策護航,破解引才大難題

為破解引才瓶頸,水富市聚焦主導產業需求,強化政校企合作與柔性引才工作。與浙江大學、中南大學等18所高校以及相關企業深化合作,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等科創平台20余個。柔性引進劉煥明、張義永等40余位科研人才,讓他們擔任“周末科學家”,合力攻關技術難題。

在政策支持方面,水富市出台了《水富市企業引才育才激勵辦法》,推出17項“真金白銀”的舉措,覆蓋人才全鏈條服務。配套人才驛站、公寓等10項政策,每年預留100萬元專項資金。線上線下同步發力,每月開展“直播帶崗”活動,組織企業走進高校攬才。2024年組織高校招聘6場,吸引了100余名“雙一流”高校學子返鄉實踐實習。

才盡其用引領蝶變,“暖巢”服務助創業

人才效能得到持續激活,有力引領產業升級。雲南某公司通過引進高層次人才,深化產學研融合,產能從1.5萬噸躍升至23萬噸,成為產業鏈“鏈主”。雲南某有限公司引進“科技副總”攻克技術瓶頸,成功申報省級重點產業項目,獲得750萬元資金支持。目前,水富擁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工業企業人才創造科技成果335項,科技研發投入蟬聯昭通市榜首。

同時,水富市深入開展“人才建功強市”行動,推動專家與青年“師徒結對”,培育超1000名本土產業生力軍,實現“引進一個人才、培育一個團隊、壯大一家企業”的倍增效應。

水富市持續優化人才生態,領導干部化身“首席服務官”,直接聯系專家,解決人才安居等關鍵需求。2024年以來,已發放工業人才補助154萬元。整合打造人才服務站,配備服務專員,線上即時響應,線下全天候服務。建立3個“人才驛站”、700套人才公寓,“北大門人才”服務聯盟提供生活專屬優惠,通過豐富活動增強人才歸屬感。

“非常感謝水富解決了子女落戶問題,讓我們能夠安心奮斗。”雲南某公司一位研發骨干的感慨,道出了眾多人才的共同心聲。人才引擎轟鳴不息,水富“工業強市”的崛起之路正越走越寬廣。(殷秀芬、李媛媛)

來源:水富市融媒體中心

(責編:徐前、李發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