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硯山縣蔬菜基地。 本報記者 張文峰 攝
近日召開的文山州委十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文山州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開創文山發展新局面的實施意見》,為加快構建具有文山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
《意見》提出,全力推動以綠色鋁為代表的新型工業聚勢突破。近年來,文山州綠色鋁異軍突起,發展迅猛,但精深加工不足、產業鏈較短。要發揮3家鏈主企業作用,盯住建筑、交通、電力電子、包裝、耐用消費品等重點領域延鏈補鏈強鏈,進一步完善物流等產業配套,推動“綠電+先進制造”深度融合,建設全國重要鋁基新材料基地、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鋁貿易和制造中心,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發展硅光伏、硅電子、有機硅產業,全力打造綠色硅全產業鏈。同時,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運用人工智能、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鋅銦鎢等資源型產業提質增效。積極發展低空經濟、儲能等未來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拓展產業發展新賽道。
全力推動三七中藥材產業迭代升級。三七是文山最獨具特色的傳統優勢產業,是文山的王牌,丟不得更丟不起。要加強與知名企業、科研機構合作,建立三七大健康產業學院、三七研究院、三七醫藥學院政企校共建融合發展機制,推動三七產業企業上市,加快研發三七系列藥品、保健食品、特膳食品等新產品,推進三七中藥材向“藥、健、食”多元拓展,加強科技賦能,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全力打造千億三七產業。
全力推動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扛牢保障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加強農田灌溉、產業道路、高標准農田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良種、良田、良機、良法融合發展。聚焦種業端、種植端、市場端,加強重大項目招引和龍頭企業培育,做好“土特產”文章,做大做強油茶、八角、蔬菜、辣椒、八寶米、高峰牛等特色農業產業,積極發展生態農業、設施農業、智慧農業、高效農業,加快構建“1+4+N”高原特色農業產業體系,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促進產業增值、企業增效、群眾增收。
全力推動文化旅游創新創優。文山州要持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化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性發展,挖掘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等文化內涵和價值,建設非遺工坊、民族文化主題街區,實施“坡芽歌書”文化品牌打造“十大行動”,把“坡芽歌書”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和文藝精品的典范。要推進旅游業模式、業態、產品創新和服務創優,持續提升普者黑、壩美、老山等景區品質,聚焦八大旅居業態,突出生態康養,總結推廣六郎城康養旅居、硯山縣中醫院醫養旅居模式,加快完善民宿、康養等配套設施,發展一批旅居重點村,打響“旅居雲南·好在文山”品牌,讓文山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旅居的“向往之地”“好在之地”。
全力推動招商營商量質齊升。要堅定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兩個健康”要求,推動《民營經濟促進法》落實落地,激勵廣大企業在文山扎下根來、茁壯成長。要實施新一輪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三年行動,高效落實省、州10件惠企實事和政商交往“正面、負面、倡導”三張清單,實施“坐診接訴、一線巡診、上門問診”和“四上企業”挂鉤聯系等機制,深化分層分類、精准高效服務企業機制,一企業一專班、一問題一方案助企紓困解難。同時,要堅守底線,做到“四個不能”,不能違反國家產業政策盲目上項目,不能違規給企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不能借產業發展之名違規佔用耕地、違建房屋,不能以損害資源環境求一時發展。(張文峰 黃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