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實施六大產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行動
為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技能要素支撐

為促進產業增值、企業增效、群眾增收,日前,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等6個實施方案,同步實施高原特色農業、中藥材、文旅、養老服務、綠色能源、勞動密集型等六大特色優勢產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行動,構建“一縣一業一培訓”精准賦能體系,旨在為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技能要素支撐,助力培育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文旅名縣、口岸強縣,推動興業、富民、強縣一體發展。
分類實施培訓項目
雲南省堅持“產業發展需要什麼就培訓什麼”,緊扣縣域經濟產業主攻方向,分別選取部分產業優勢明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的縣(市、區)重點推進。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按照每個培訓項目重點縣(市、區)200萬元的標准予以保障。
高原特色農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行動:聚焦花卉、咖啡、蔬菜、水果、堅果、茶葉、牛羊、生豬等優勢產業,全省培訓5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培訓3萬人次以上。舉辦高原特色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省級高級研修項目8期、培訓400人次。
中藥材產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行動:針對集中藥材產業種植、加工、營銷於一體的一二三產業全鏈條發展面臨的突出短板和關鍵弱項,全省培訓5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培訓3萬人次以上。
文旅產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行動:聚焦“文化+旅游”“鄉村+旅游”“康養+旅游”“生態+旅游”“體育+旅游”業態分布,全省培訓民宿管家、酒店服務、景區管理、文旅創意等技能人才5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培訓3萬人次以上。
養老服務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行動:全面開展養老護理員、醫療護理員、健康照護師(長期照護師)、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等養老服務領域技能人才專項培訓5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培訓3萬人次以上。
綠色能源產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行動:聚焦綠色鋁、硅光伏、新能源電池等綠色能源產業領域技能人才需求,結合“綠電+先進制造業”產業布局,從急需緊缺的能源生產、設備制造、運行維護、安全保障、材料制備等涉及職業(工種)入手,全省培訓5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培訓3萬人次以上。
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行動:促進有序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服務紡織服裝、五金、家具、消費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需求,全省培訓20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培訓3萬人次以上。
推行項目化培訓模式
六大產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行動依托就業“幸福裡”社區、零工市場、“家門口”就業服務站、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四位一體”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摸清企業用工需求、勞動者培訓意願,形成動態培訓項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項目、揭榜挂帥方式擇優確定培訓機構,引導群眾根據就業目標選擇培訓項目。
同時,將推進“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項目化培訓模式,構建企業“訂單”、人社部門“派單”、培訓機構“接單”、培訓學員“點單”的工作體系,推行定點、定向、定崗培訓,推動培訓和就業協同聯動。
值得一提的是,雲南還發布《2025年雲南省特色優勢產業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第一批)》,涉及100個職業(工種),對納入特色優勢產業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的,培訓補貼標准可上浮30%。
持續深化產教融合
六大產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行動將支持產業鏈鏈主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相關企業、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市場化培訓評價機構等多方參與,推進產教融合發展,著力優化面向產業鏈的技能人才供給。
高原特色農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行動將聯合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為全省鮮切花種苗研發、智慧種植、標准化採后處理、花卉質量標准制定、花卉技術推廣等技能提升培訓提供技術支持,強化全產業鏈技能人才培養,助力打造世界一流鮮切花產業。
中藥材產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行動將聯合雲南白藥集團開發培訓課程,開放培訓資源,為全省技能提升培訓提供技術支持。依托雲南白藥集團、省中藥產業協會和“一品一鏈”企業,開發“中藥材趁鮮加工”“中藥材GAP管理”“中藥材追溯”等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逐步補齊中藥材產業全鏈條培訓評價職業(工種)。
此外,雲南還將統籌開展特色優勢產業勞動者薪酬專項調查,科學形成分產業、分工種、分等級的勞動力市場指導價位,適時對外發布。對高原特色農業、文旅產業開展技能人才最低工資集體協商試點,推動解決部分行業技能勞動者收入偏低的問題。依托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共同開展行業性、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促進從業人員收入穩步增長,推動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記者孫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