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梅裡時評

給“倔強的海燕”一片天(暖聞熱評)

孫龍飛
2025年05月14日07:5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給“倔強的海燕”一片天(暖聞熱評)

  【人物】殘疾人運動員蔣裕燕

  【故事】3歲時,一場車禍讓蔣裕燕失去右臂和右腿,但她從游泳運動中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奮進的動力。在訓練中克服困難、挑戰自我,在比賽中頑強拼搏、超越對手,憑借巴黎殘奧會7枚金牌、刷新2項世界紀錄和3項殘奧會紀錄的佳績,她獲得2025年勞倫斯世界體育獎年度最佳殘疾人運動員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殘疾人運動員。

  【點評】

  “不要讓任何人給你設限,甚至是你自己。去追逐夢想吧,因為我們能做到的遠比自己想象的更多!”當20歲的蔣裕燕舉起勞倫斯獎杯,這番獲獎感言成為她人生的自況。“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在她身上得以充分體現。

  身體的劣勢,讓成績彌足珍貴。缺少右側肢體,難以維持平衡,游泳的難度可想而知。50米的自由泳要比別人多劃11下,怎麼贏?答案在日復一日的汗水裡。一次次地擺臂練習,訓練再難再痛也咬牙堅持,她說,是游泳讓自己變得更強壯、更勇敢、更自信,也讓自己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世界也看到了她的努力。從東京殘奧會時初出茅廬,到杭州亞殘運會、巴黎殘奧會等大賽斬獲數金、刷新多項紀錄,蔣裕燕如同一隻倔強的海燕,在追逐夢想的征程中不斷沖破風浪的阻擊,爆發出令人驚嘆的力量。她身上無懼困難的氣概和自立自強的精神,感動著、激勵著無數人。

  獎項是對一名優秀運動員的肯定,但對廣大殘疾人來說,體育的意義遠不止比賽和成績。通過參與體育運動,更多殘疾人增強體質、康復身心,走出家門、走向社會,從容生活、展示自我。

  北京冬殘奧會,殘奧高山滑雪運動員李響雖無緣理想成績,但仍樂觀面對鏡頭,講述成長故事,坦言“希望下次見時,我變得更強了”。社交媒體上,也時常能看到殘疾人朋友分享自己的康復與運動生活,和網友討論健身心得。殘疾人身體雖有殘缺,但只要葆有奮發的精神,同樣能擁抱美好世界,實現精彩人生。

  近年來,北京冬殘奧會、杭州亞殘運會等殘疾人體育賽事相繼成功舉辦,讓更多人關注、了解殘疾人事業,促進了殘健融合,“平等、參與、共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賽場上,領跑員作為視障運動員的“眼睛”,用一根短短的引導繩“牽”起長久的信任﹔城市裡,無障礙環境建設也日益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智能在線手語翻譯、基於聲紋的支付技術、人行天橋上的助盲導行系統等新技術新應用,讓生活有“愛”無“礙”。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風尚,正激蕩起越來越多的共鳴與回響。

  “中國夢,是民族夢、國家夢,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也是每一個殘疾人朋友的夢。”進一步增進社會各界對殘疾人體育和殘疾人事業的認識,讓全社會尊重、理解、關心、幫助殘疾人的氛圍更加濃厚,廣大殘疾人一定能在奮斗中追夢圓夢。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