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富源:多元力量守好綠水青山

清晨,天剛蒙蒙亮,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國有十八連山林場的護林員們便已整理好裝備,開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
朱幫林是林場的高級工程師,從1987年開始,38年來一直奮戰在護林第一線。國有十八連山林場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每年10月到次年5月,是森林火災的高發期,也是朱幫林和護林員們最為忙碌的時候。“時刻保持警惕,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對這片森林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朱幫林說。護林工作隻能走崎嶇的山路,他們每日巡山時長可達10小時左右,仔細檢查每個山頭地塊、每條小溝草甸、每一處細小的隱患點,不給巡護工作留死角。
護林防火宣傳。
為了打造更多像朱幫林他們一樣專業、高效的護林隊伍,富源縣整合鎮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員、黨員、志願者、護林員、企業職工等力量,組建了15支共236人的季節性專業扑火隊伍,以及煤礦企業組建的50支共1216人的半專業扑火隊伍,還有村(社區)組建的161支共3357人的義務扑火隊伍。
富源縣森林草原消防大隊組建了由50名22至26周歲退伍軍人組成的專業扑火隊伍,實行軍事化管理,24小時值班備勤。在防火期間,全部駐防至各鄉鎮(街道)、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重點林區,確保接警后能在15分鐘內快速出動。
富源縣以村(社區)、重點林區為作戰單位,制作了347份森林草原防滅火作戰指揮圖。依據這些指揮圖,對相關人員進行統一培訓,並組織分區演練。今年以來,全縣統一組織培訓防火指揮員和扑火隊骨干1190人次,開展聯防聯控聯治分區扑火演練33場次,隊伍的科學指揮和安全扑救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開展應急演練。
不僅如此,富源縣還積極借助科技手段助力護林工作。在重點區域、高風險區域,配備了9套高山瞭望塔監測設備、8套視頻監控設備,設置瞭望塔9座。據富源縣林草局負責人介紹,除了利用科技防控山林火災,引導進山人員和車輛掃描防火碼進行實時定位外,護林員在巡防時還會使用無人機,對林草有害生物進行全面監測,精准噴洒藥劑,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水平,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在高質量建設護林隊伍的基礎上,富源縣持續向縱深推進抓實林長制,建立了“林長+專管員+護林員”的管理模式。2名縣級總林長、15名縣級林長全面統籌,141名鄉鎮級林長、159名村級林長分級負責,相關部門齊抓共管、協同配合,落實護林員管護責任區1196個,劃定了全覆蓋、無死角的森林資源管護網絡,為高質高效開展護林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帥丹、宋紫冉 文/圖)
來源:富源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