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體育交流奏響睦鄰友好旋律(體育大看台)

2025年04月21日08: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我國教練員在指導馬來西亞運動員練習武術。本報記者 陳 斌攝

  吳為山(左)與朋友在2024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馬拉鬆終點合影留念。汪 遠攝

  馬來西亞運動員在天津精進武藝

  本報記者 龔相娟 李家鼎

  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清晨的訓練館裡,刀棍揮舞,虎虎生風。馬來西亞小伙兒陳思衛騰空躍起,手中長刀畫出利落弧線。

  “比之前穩多了!”教練員張永生送上鼓勵。

  “每次來中國,都有美好回憶!這次來到武術家霍元甲的家鄉,更是收獲良多。”陳思衛擦了擦汗,“以常見動作‘沖拳’舉例,不是用手臂和拳耍蠻力,而是要講究‘腰馬合一’,找到發力的訣竅。”

  3月25日起,馬來西亞國家武術隊的17名運動員、3名教練員到訪天津霍元甲學校,開展為期90天的交流集訓,備賽第十二屆亞洲青少年武術錦標賽、第十七屆世界武術錦標賽等國際賽事。

  與往年集訓方式不同,今年,天津霍元甲學校特別安排了兩國運動員合組訓練,共同提升競技水平。

  陳思衛的隊友陳昌敏,曾獲得2019年第十五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南拳刀術冠軍。“作為賽場上的老面孔,裁判已經看慣了我的套路風格,我想學習一些新東西。”訓練館一角,陳昌敏與天津隊選手杜洪杰切磋套路,並仔細觀察杜洪杰的動作細節。

  “交流互鑒,無私分享,才能讓武術運動傳播得更廣。”天津霍元甲學校教練員楊夢園說。

  讓中華武術在世界范圍內“開花結果”,優秀的教練員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天津市武術協會的引薦下,多名成長於天津的武術運動員走向國外,成為專業教練員,張永生就是其中一位。長期習武,讓這名95后看上去成熟老練,他不時為隊員糾正動作。“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張永生說,一招一式,背后都蘊含著智慧。

  “第一堂課,先給學員講抱拳禮。”張永生解釋,武術比賽開始前和結束后,都會行抱拳禮。左手伸掌在上,右手握拳在下,兩手相碰推至胸前。“掌為文,代表和平,拇指內扣意指謙遜﹔拳為武,代表斗爭,這是止戈為武、點到為止的哲學。”形意結合,是中華武術的特色。張永生介紹,“打虎式”格擋動作在前,“弓步頂肘”在后,這一動作順序,詮釋著寬以待人、先防后攻、剛柔相濟的處世准則。

  課上,陳思衛全神貫注,生怕錯過重點。“武術文化博大精深,經過深入交流,我們更懂得技藝背后的道理。”陳思衛說,“了解越多,想學習的東西越多。”

  陳思衛與武術結緣已有20年。7歲那年,在小學體育館裡,看著學長們做側空翻、旋子轉體,他很著迷,“像極了電影裡的功夫高手!”夢想的種子在心裡發芽,他開始參加武術選修課、精英班。“風雨無阻,從未抱怨過。”陳思衛回憶,“這可能就是武術的魅力和精神吧,教會我自律、有恆心、不怕苦。”

  功夫不負有心人。上中學時,陳思衛在馬來西亞全國運動會長拳項目中一舉奪魁,入選國家隊。

  2023年,陳思衛來到杭州,首次登上亞運會賽場,帶傷參賽的他收獲長拳刀術比賽第五名的成績。時值中秋節前后,比賽結束,一名中國記者遞給陳思衛一塊月餅並給予暖心鼓勵,陳思衛紅了眼眶。這一幕被記錄在短視頻中,給中外網友留下深刻印象。

  作為第五代馬來西亞華人,陳思衛眷戀著中國味道,“中秋節的月餅、福州的拌面扁肉、天津的包子……都讓人難忘。”

  這些年,陳思衛的足跡遍布福建、河南、山東、北京、天津……與中國各省武術隊之間的交流,讓他受益頗多,“山東隊的‘快穩狠辣’,福建隊的‘行雲流水’,天津隊的‘剛柔並濟’,都對我啟發很大。”

  中國同馬來西亞隔海相望,兩國友誼跨越千年。雙方在教育、文旅、體育等領域開展交流合作,中華武術成為拉近兩國年輕人距離的紐帶。

  “上屆世錦賽我拿了亞軍,我的夢想是拿冠軍。”作為隊中主力,陳思衛目標堅定。退役后,他打算當教練員,做兩國武術交流的橋梁。“馬來西亞有很多華人,我們對中國文化感到天然親近。未來,我想把在中國學到的技藝與背后的文化介紹給更多人。”

  柬埔寨留學生愛上大理馬拉鬆

  本報記者 張 馳

  湛藍的洱海,海菜花隨波輕舞。大理大學柬埔寨留學生吳為山沿生態廊道跑步時被美景吸引,他放慢腳步,沉浸在這美好的氛圍中。

  “來中國后,我愛上了長跑。”吳為山最近正加緊鍛煉,備賽即將舉行的2025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馬拉鬆。屆時,預計將有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2萬余名運動員及跑步愛好者參與。

  回想起第一次參加大理馬拉鬆的經歷,他滿是回味,“當時有很多當地人為我們歡呼加油,跑不動的時候,路過的跑者還豎起大拇指鼓勵我,補給站的志願者給我遞水,這些都讓我感動。”

  更讓吳為山激動的,是得知大理白族自治州與他的家鄉建立起更深的聯系。2024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馬拉鬆賽事期間,柬埔寨國家奧委會、雲南省體育局和大理州教育體育局簽署了《“吳哥王朝馬拉鬆”與“瀾湄合作大理馬拉鬆”結成“雙城賽”項目合作協議》,打造國際“雙城賽”特色IP,為全球跑步愛好者提供多樣化的賽事體驗。

  “‘雙城賽’是賽事間的合作,我們在互相推薦運動員參賽、互相推廣賽事活動以及定期溝通交流等方面達成意向。”說起“雙城賽”,承辦大理馬拉鬆賽事的雲南行知探索公司總經理張艷萍說。她回憶,簽約時,柬埔寨國務部長、國家奧委會主席唐坤多次表示,“歡迎你們帶領更多跑者來柬埔寨”。

  “雙城賽”項目合作協議的簽訂為中柬跑者搭建了友好交流的平台。2024年8月,受柬埔寨國家奧委會邀請,雲南行知探索公司副總經理汪淨帶領20名中國跑者前往柬埔寨暹粒省暹粒市參加吳哥王朝馬拉鬆。比賽路線穿越吳哥窟、古廟等歷史遺跡,被譽為“穿越千年的跑道”。汪淨首次到柬埔寨時感嘆:“這場馬拉鬆讓我了解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感受到不同文明之間的共鳴。”

  隨著“雙城賽”項目合作協議的簽署,大理州與暹粒市進一步推進了國際友城關系,深化了人文交流合作。大理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呂杰介紹:“以體育促進融合、以體育增進友誼、以體育帶動產業發展,我們希望通過持續舉辦大理馬拉鬆,不斷增進瀾湄地區人民的友誼,提升大理的國際形象。”

  賽事火熱,情誼綿長。近年來,雲南與柬埔寨多地開展體育合作,為中柬雙向互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23年,第三十二屆東南亞運動會在柬埔寨舉辦,籌備階段,中國政府在體育場館建設、技術援助等方面給予幫助。賽前,柬埔寨的田徑、女足、男籃、女排等9個項目126人到雲南昆明進行了210天的高原訓練,雲南省體育局協調教練員提供技術支持。其中,呈貢體育訓練基地教練員高金海幫助柬埔寨田徑運動員突破個人最佳成績,兩人也成為朋友。“我非常高興和自豪,我們的努力成就了他們的夢想。”高金海說。

  2023年底,第六屆“一帶一路·七彩雲南”汽車拉力賽期間,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辦了雲南體育產業推介會,圍繞精品體育賽事、房車自駕營地、體旅融合發展等內容,推動中柬企業達成4項合作意向。

  在大理留學兩年多,吳為山深刻感受到中國各項政策帶來的便利。“有機會我也要帶我的中國朋友去柬埔寨看看,更要動員家人、朋友一起來大理跑馬拉鬆,體驗雲南的美好生活。”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