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人大常委會:
代表述職促履職 民生“答卷”更亮眼

人大代表履職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今年以來,按照《紅河州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向選民述職評議工作的指導意見》和《紅河州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意見》,紅河州廣泛開展人大代表向選民述職活動,倒逼人大代表充分履職,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推動代表與選民“雙向奔赴”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
居民到老年幸福食堂用餐。
代表交“答卷”迎接“大考”顯擔當
“我提出了多法勒中學基礎設施提升改造的建議后,成功爭取到35萬元省級資金,項目已經進入審批階段……”在蒙自市文瀾街道述職評議會議上,人大代表金汝忠與選民代表圍坐一堂,進行述職。
“近年來,我積極當好群眾的‘調解員’,積極將矛盾化解在基層,主動參與法治宣傳教育和鄰裡教育,促進羊街社區近年來實現‘零上訪’。”開遠市人大代表周菊在述職評議會上說。
事實上,這樣的場景對於紅河州的選民而言,並不陌生。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是人大代表是否始終用心用情解決他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而述職評議會,就是人大代表向選民作詳細匯報的機會,也是對他們為人民服務宗旨觀念的一次集中檢驗。
建水縣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相關負責人說:“讓選民面對面了解人大代表做了什麼,從而讓選民真正做到對人大代表‘知人’‘知名’‘知面’又‘知情’,並最終達到‘知心’的目的,讓代表真正成為群眾和選民的‘貼心人’。”
人大代表述職評議現場。
溝通再“出題”共同“解題”有方向
述職評議會上,人大代表晒出履職“含金量”之后,還要現場接受選民們新拋出的問題。
“楊學福代表,我們阿烏二村處於阿烏一村和阿烏三村的中間,村內道路狹窄,道路兩旁還有車停放,消防通道不通暢。我們向你提出在阿烏二村建設停車場、安裝監控設施的想法后,你有沒有向上級反映過……”彌勒市人大代表述職評議觀摩會現場,該市太平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座無虛席,氣氛熱烈。7名市人大代表一一述職之后,33名選民代表對他們的履職到位之處表示點贊,對履職不到位的地方則毫不客氣地追問。
在個舊市寶華街道錫山社區代表述職評議會上,選民鄧菊芬聽完述職后,對人大代表已幫助解決的問題表示贊同,但又提出了新問題。她說:“代表們幫助解決了選廠片區的改造問題,讓大家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但我想再提出一個問題:建於20世紀60年代的五一巷,共有300多級台階,因台階磨損嚴重而凸凹不平,多次發生老年人摔倒的問題。希望人大代表向有關部門反映並加以解決。”於是,劉敏代表會后撰寫並上交了《關於個舊市五一巷台階修繕和增設扶欄的建議》。目前,相關部門在合適的地方配建了無障礙設施和通道扶手,為片區營造了一個安全溫馨、舒適便利的環境。
在紅河縣寶華鎮,選民們在評議過程中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如希望人大代表提建議,加強對農村環境衛生的監督﹔希望人大代表關注農村教育問題,為農村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等。人大代表們表示,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進和落實。
每次述職評議會的“選民問、代表答”環節,密切了選民與人大代表的溝通,拓寬了代表履職維度。
述職評議會議現場選民向人大代表提問。
選民來“評卷”督促“答卷”更亮眼
每一場述職評議會,選民認真聽取代表的述職報告后,都會結合日常了解情況,秉持著公正、客觀的態度,現場對人大代表進行公正、客觀、全面的評議,並採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對述職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測評結果都要當場向人大代表和選民公布,並在選區公布,讓選民了解人大代表的履職情況。
“通過開展人大代表述職評議活動,不僅能讓大家對自身的履職情況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激發大家比學趕超,而且能夠更好地激發群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讓群眾真切地感受到全過程人民民主就在身邊。”紅河州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主任羅志輝表示。
開設老年幸福食堂,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修繕村庄路段,解決村民出行難題……一件件可感知的民生實事,在人大代表的助推下相繼落地,溫暖民心。
在紅河州,人大代表跟著“民聲”走,架起溝通民意“連心橋”,直接與選民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解決民需民盼已經成為常態,真正讓全過程人民民主在紅河大地開花結果。(常一鳴 文/圖)
來源:紅河州人大常委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