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結合邊疆民族地區實際,加強對村巡察——
全面推動市縣巡察向基層延伸

“10多萬元的租金,一分沒少,都結清了。”面對保山市委第四巡察組的回訪,騰沖市明光鎮中塘村黨總支書記豎起了大拇指。
民有所呼,巡有所應。保山市對5個縣(市、區)20個鄉鎮(街道)開展提級交叉巡察,著力推動巡察向深拓展、向專發力、向下延伸,發現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第四巡察組在對騰沖市中塘村進行巡察走訪時發現,該村存在農村集體資產租賃合同執行不規范、租金收繳滯后等問題,牛場租金收繳不及時的問題,后經巡察組督促協調,及時收回了拖欠的租金。
黨的執政根基在基層,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在基層,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感知在基層。加強對基層巡察,意義深遠。
近年來,雲南省巡視巡察機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巡視工作的重要論述,把強化對村(社區)巡察作為巡視工作深化發展的重要著力點,系統謀劃推進,積極探索創新,持續推動市縣巡察向群眾身邊延伸,實現提質增效。
雲南省把對村巡察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一項重要舉措,堅持巡視巡察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對高質量推進對村巡察作出了具體安排和部署,並印發《關於抓好〈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重點事項貫徹落實的通知》,重點安排對村巡察﹔部署實施市縣巡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項目化紓解對村巡察中的堵點和難點。
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統籌、有力推進,通過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來規范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質量。出台對村巡察實施辦法,建立對村巡察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召開對村巡察現場推進會、現場評析會,深入基層調研對村巡察﹔建立對村巡察工作負面清單,制度共享庫、監督重點及典型案例共享庫,以“一單兩庫”指導巡察機構改進提升。
為推動解決基層問題和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還採取實地調研、下發提示等方式,統籌省、市、縣三級巡視巡察機構加強協作配合,省委最近兩輪巡視將配合集中整治列為重點任務,示范帶動市縣深化對村巡察助力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
對村巡察,涉及問題點多面廣,各村(社區)情況復雜多樣,不同的村,發展水平、矛盾問題不盡相同。如何精准發力因村施巡,實現對村(社區)巡察有形有效全覆蓋?
全省巡視巡察機構主動謀劃,因村施策,精准破題,著力解決好“巡什麼”的問題。
以宜良縣為例。該縣根據鄉鎮(街道)所轄村(社區)數量,村(社區)經濟體量、信訪矛盾、征地拆遷、項目建設等實際情況,區分重點村和一般村,並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直接巡村、巡鄉帶村、專項巡村等方式,推動對村巡察從平均用力向精准發力轉變。為提升查找問題的精准度,宜良縣委巡察機構根據村(社區)的分類結果,梳理形成對村(社區)巡察監督重點及監督路徑清單,列出51項對村巡察重點,“一村一策”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切實增強巡察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做好對村巡察工作,是對基層治理生態的深度“掃描”。聚焦解決好“怎麼巡”的問題,雲南省巡察機構工作中不斷創新舉措,主動拓寬發現問題手段,不斷推動對村(社區)巡察提質增效。
在組織上方式上,體現機動靈活,突出重點“專項巡”,楚雄彝族自治州統籌組織縣(市)對村開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涉農項目資金專項巡察﹔緊扣特點“抵邊巡”,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州(市)對抵邊村開展提級巡察,有效推動穩邊固邊等政策落實﹔推廣實施“背包巡”,馬關縣等地巡察干部身背行囊“巡村住村”發現問題﹔聚焦難點“助攻巡”,曲靖市統籌調度市、縣巡察力量,幫助村級黨組織數量多的縣(市)完成全覆蓋任務﹔一體統籌“推磨巡”,保山等州(市)統籌組織縣(市、區)循環交叉開展對村巡察,破解“熟人社會”監督難題。
在方式方法上,體現生動“鮮活”,全省巡視巡察機構注重發動群眾,統籌安排巡鄉帶村、直接巡村,穿插使用常規、專項、機動巡察和“回頭看”,靈活運用提級、交叉、推磨巡察,使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制作音視頻和宣傳單,採取“院壩會”“火塘會”“大喇叭”等方式廣泛宣傳,擴大群眾知曉面,持續深入群眾,接地氣聚人氣,排民憂解民難。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採取趕集日擺攤設點、張貼巡察公告、大喇叭小廣播等接地氣的方式,點對點、面對面向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劍川縣以提升群眾知曉率和參與度為突破口,以群眾喜聞樂見的白族調向群眾宣傳巡察內容,不斷暢通群眾訴求渠道,提升村級巡察監督質效。
雲南省還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賦能作用,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建立全省“碼上巡察”系統,讓問題“碼”上來,巡察馬上辦,不斷拓寬監督渠道,及時回應群眾關切,以信息化推動巡察監督不斷取得新成效。
如何讓巡察發現問題精准整改、有效解決,一直是雲南省巡視巡察著力的重點。
雲南省不斷增強標本兼治之效,通過強化立行立改、整改監督和系統施治,持續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深化成果運用。雲縣建立了“鄉村同步反饋、同步整改”和“鄉(鎮)牽頭+村落實+縣監督”的工作機制,推動實現“鄉村一體巡”到“鄉村一體改”,不斷放大巡察整改效應。全省各地綜合運用“一報、一書、一函、一單”,深挖巡察成果附加值,針對突出問題形成《巡察專報》,由縣級黨委強力推動整改﹔針對普遍問題向相關職能部門制發《巡察建議書》,督促開展集中整治、專項治理﹔針對重點問題由黨委政府督查室等部門發出《督辦函》,挂牌督辦促整改﹔針對共性問題形成問題清單,下發村級黨組織對照自查整改。
對村巡察,是巡視工作深化發展、市縣巡察向基層延伸的重點方向,事關群眾最切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新的一年,推動巡察向基層延伸,省紀委十一屆五次全會也作出了相關部署,明確雲南省將“鞏固市縣巡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成果,健全對村巡察制度”。(記者 謝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