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檢察機關辦理一起“網暴傷企”案件,有力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神秘視頻牽出“內鬼”敲詐(法治頭條)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平台制造、傳播涉企謠言,對企業實施敲詐勒索等,嚴重侵害企業合法權益。
對此,檢察機關依法嚴懲“網暴傷企”犯罪,依法有力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助力營造清朗網絡空間和法治化營商環境。今年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指出,堅決懲治網絡暴力、“網絡水軍”造謠引流、輿情敲詐等違法犯罪,淨化網絡環境。由北京檢察機關辦理的一起“網暴傷企”案件,就是一則鮮活的司法樣本。
——編 者
北京市某民營餐飲公司負責人李文新(化名)至今記得,2022年5月12日一條陌生的添加微信好友申請,以及一系列神秘視頻,打破了他原本平靜的工作生活。
“我有曝光貴公司食品安全問題的視頻。”一個微信名為“天狼”的陌生人向李文新發來好友申請。他原本打算置之不理,但在好奇心驅使下,仍接受了好友申請。
對方隨即發來一條十幾秒的視頻。讓李文新驚愕的是,視頻背景確實是其餐飲店后廚,后廚員工正進行的廚房操作嚴重違背廚房衛生管理規范,暴露出很多食品安全問題,讓人觸目驚心。這則視頻究竟是什麼情況?對方到底意欲何為?
敲詐風波:“根據‘行規’,一口價500萬元”
“李總,類似這樣的視頻我們還有很多,都是一手資料。找到您,是考慮到您會有收購需要。如您不需要,我們會找有需要的買家進行運作,讓視頻價值最大化。”“天狼”說。
“購買這些視頻需要多少錢?”李文新試探性地問。“不多!根據‘行規’,一口價500萬元。”“天狼”回復。至此,李文新已然明白自己遭遇了敲詐。
“這是獅子大開口!”李文新嚴詞拒絕。見此情形,“天狼”索性將所有視頻都發給李文新,甚至追加“籌碼”要挾道:“我們掌握的資料還有很多,除了后廚操作不規范和食品安全問題,我們還知道你們公司的其他黑料。”
為了維護企業名譽,李文新提出約“天狼”面談此事。對方拒絕面談,並聲稱如不能在三天內准備好錢款,就等著視頻曝光。李文新未予理睬,並將“天狼”的微信拉黑。其后,李文新和其他公司高管開始不斷接到陌生騷擾和敲詐電話。
然而,這僅僅是風波的開始。2022年5月18日,李文新收到一條短信,裡面是一些視頻的平台網址,並宣稱會將這些視頻送上熱搜。視頻正是前幾天“天狼”發給他的視頻。李文新看到,視頻已在網上不斷發酵,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點贊、評論、轉發,有些評論更是惡意引導輿論方向。比如,一條評論這樣寫道:“不知道這個餐廳的盤子裡有沒有老鼠和蟑螂,讓這些視頻被曝光、上熱搜。”
李文新對自己企業的規范經營很有信心,也知道對方是捏造事實,但對於那些看似“真實”的視頻背后的事實真相,自己卻無力查清。隨著視頻點贊量和轉發量不斷上升,擔心企業名譽繼續受損,李文新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迅速立案偵查。
水落石出:“內鬼”擺拍並組織“水軍”敲詐
經過公安機關的細致偵查,案件的真相水落石出。原來,這一系列操作,都是企業“內鬼”聯合“網絡水軍”所為。
王某是該餐飲公司的一名部門主管。2021年12月一天,王某偶然接觸到一個境外網絡賭博平台並逐漸沉迷其中,不僅將積蓄揮霍一空,還欠下了數十萬元的賭債。正當他一籌莫展之際,該賭博平台上的一名“賭友”為他提供了一個“生財之道”:擺拍偷錄一些后廚臟亂差的視頻,以此敲詐勒索“老東家”。
為進一步鼓動王某,“賭友”許諾自己有“網絡水軍”資源,隻需王某拍攝制作好相關視頻,即可策動“網絡水軍”造勢,並由其代為索財,事成之后,大家一起“分紅”。“賭友”還稱,“所有流程都通過線上從境外進行,公安機關根本查不到。”
同在該餐飲公司擔任廚師長的張某是王某的姐夫。王某得知當時張某“手頭緊”,便慫恿張某一起作案。2022年3月的一天夜裡,等所有員工都下班后,兩人偷偷溜進后廚。
張某做出擺拍動作,進行各種“表演”,王某則拿著手機拍攝數段視頻:張某把拖地用的海綿拖把放在炒鍋裡洗刷后,再用拖把擦油煙機和牆壁﹔張某在印有肉類字樣的盒子裡洗海綿拖把,再用拖把拖地﹔先將肉丸子扔進垃圾桶裡,張某再把肉丸子從垃圾桶裡撿出來,放進操作台上的不鏽鋼盆裡,做出繼續烹飪的樣子。為掩人耳目,二人均在視頻中作了不露臉處理。
其后,王某、張某授意“賭友”組織“網絡水軍”將上述視頻發布在多個網絡平台,並附帶大量吸睛式話語引流。同時,還通過組織“職業噴子”大肆點贊、轉發,擴大視頻影響力。
証據閉環:電子數據精准鎖定犯罪行為人
公安機關通過走訪調查、調取監控以及技術偵查等手段,將二人抓獲歸案。訊問中,二人如實供述通過擺拍視頻和組織“網絡水軍”進行敲詐的事實。其后,該案移送至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
辦案檢察官陳瑩璐回憶,李文新收到的視頻多通過境外軟件發送,無法直接關聯到王某,但是李文新手機收到的敲詐信息可以作為突破口。在檢察機關的及時引導下,公安機關很快找到被雇用發送敲詐短信的“職業噴子”,並通過其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轉賬記錄等電子數據,串聯到了付款人王某。“如此一來,我們最終確認固定了王某伙同張某擺拍視頻、找人曝光視頻並雇人發送敲詐短信的完整閉環証據鏈。”陳瑩璐說。
檢察機關認真審查証據材料,認為王某和張某偽造視頻並通過網絡水軍進行傳播,損害了餐飲企業的名譽和形象。“二人的行為已經構成敲詐勒索罪,且敲詐勒索數額特別巨大。”陳瑩璐說,朝陽區檢察院以涉嫌敲詐勒索罪對王某、張某提起公訴,並提出相應的量刑建議。最終,法院判處王某有期徒刑四年,罰金二萬元﹔判處張某有期徒刑三年,罰金一萬元。二人均未提出上訴,判決已生效。
張某向檢察機關聲稱,自己不知道“賭友”的真實身份,他在案發后就刪除了“賭友”的聯系方式。陳瑩璐介紹,檢察機關已向公安機關移送線索,要求徹查是否有其他涉案人員參與其中。
“這則案件的辦理,彰顯檢察機關依法嚴懲‘網暴傷企’犯罪的堅定態度與決心,向社會持續釋放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的強烈信號。”朝陽區檢察院檢察長馬天博說,同時也揭露了利用網絡暴力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犯罪手段,提醒企業家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引導廣大網民增強法治意識,依法上網用網,共建清朗網絡空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