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文創:讓經典浸潤於日常

趣味盎然的劉關張中筒襪、文青范兒十足的卡夫卡主題托特包……繼旅游景點文創、博物館文創之后,各大出版社也開始加入文創大軍,以兼具思想性和趣味性的周邊產品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目光。
這些文創產品新潮、有趣,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主張和消費偏好。無論是“還是拉倒吧”魯迅金句鑰匙扣,還是“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林妹妹懟人黃銅書簽,都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李雷與韓梅梅”琺琅冰箱貼、“閏土叉猹”毛絨玩具等產品,則精准擊中80后、90后的懷舊情懷,通過情感共鳴從而讓年輕人心甘情願為這些好看又好玩的潮品買單。
除了精美潮酷的外觀設計,出版社文創還把厚重的經典作品輕量化、年輕化,把深刻的思想理論符號化、視覺化,拉近了經典與當代青年的距離。例如印有尼採名言“人類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是一座橋梁而不是一個目的”的杜邦袋,這類文創產品承載著經典書籍的精神內核,以輕鬆又實用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消解了理論的距離感,吸引人們關注經典本身。而蘇東坡系列文創,將蘇東坡詩詞印在搓澡巾和地墊上,用幽默活潑的方式傳遞文人精神,被網友戲稱為“最接地氣的文化輸出”。類似的文創產品降低了人們接觸經典的門檻,反過來,也會勾起人們進一步閱讀的欲望,為圖書找到新的讀者。
這是一場“雙向奔赴”。一方面,年輕群體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消費需求日益增長,年輕人渴望通過個性化的物品彰顯自己的審美趣味和文化認同﹔另一方面,在電子產品日益普及、紙質書銷量不斷下滑的當下,出版社亟須順應時代、找到新的增長點。推出文創產品是出版人求新求變、多元化發展的有益嘗試。
這一嘗試目前看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2025年1月,第37屆北京圖書訂貨會首次增設了文創展區。2024年上海書展,各大出版社的文創精品更是賣到脫銷。在各大社交平台,常常會有年輕人晒出自己買到的文創“心頭好”。隨著“爆款”的橫空出世,越來越多的出版社受到啟發和激勵,紛紛效仿,開發自己的文創產品。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超過20家出版機構創設了自己的文創品牌。
文創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想要脫穎而出並未易事。佔盡先機的旅游景點文創、博物館文創已經在這個領域玩出了新花樣:有的通過AR、VR技術增強互動體驗,以提高用戶黏性﹔有的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提升用戶參與感﹔有的則與其他機構跨界合作,推出創意新品。文創產品的核心在於文化內涵和創意設計。能否深挖經典書籍的精神內涵,持續開發出新穎有趣、獨樹一幟的高質量產品,是出版社文創能否持續激發人們消費熱情的關鍵。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期待更多文化創意產品,如出版社文創一樣,以“黑馬”姿態入場,攪動文化消費市場的一池春水。(李錦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