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代表委員圍繞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獻計獻策——
構筑大樞紐 打造新高地

今年全國兩會,“開放”依舊是熱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雲南經濟要發展,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當前,雲南省正著力增強內引外聯開放功能,打造沿邊開放新高地。連日來,參加全國兩會的雲南代表、委員們深入思考,就如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獻計獻策。
發揮地緣優勢
著力打造雙向開放樞紐
在國家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雲南對外開放正步入新的發展階段,更需要不斷適應國際經濟形勢新變化,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臨滄地處國內市場與南亞東南亞市場之間的戰略節點,是“一帶一路”西南方向的樞紐。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安排部署,進一步提高開放水平,是臨滄加快發展的必由之路。
“我們將堅持內外一體、雙向開放,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南向國際陸海大通道建設,以中緬印度洋新通道為依托,以沿線園區和城鎮為載體,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把臨滄特色產業串珠成鏈為一條‘金鏈子’。”全國人大代表、臨滄市委書記杜建輝表示,將重點從4個方面著力,一是構建有效支撐擴大開放的現代交通物流體系,積極推進臨滄至清水河、臨滄至普洱鐵路前期工作,今年上半年實現臨滄至清水河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加快臨滄火車站物流園區、雲縣滇西物流產業示范園區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形成高效運行的物流體系。二是打造高水平雙向開放平台,一體規劃建設孟定國際新興口岸城市和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聯動新通道沿線各產業園區差異化、互補式發展,將鎮康、滄源打造為擴大沿邊開放重要中心城鎮,構建現代化沿邊城鎮帶,全面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和產業人口集聚能力。三是加快提升口岸服務功能,推動孟定清水河口岸擴大開放,加快南傘、永和口岸轉新開放為國家口岸,積極推動清水河口岸國際無水港建設,建成孟定清水河智慧口岸和4類指定監管場地,探索推進“邊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發展壯大口岸經濟。四是深化交流合作,辦好邊交會、百僑會等活動,與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深化合作,加強與周邊國家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打造雙向開放樞紐。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擁有3個國家一類口岸、5個開放平台、9個省級以上開發區,是雲南省唯一既處滇中又是沿邊的地區,與周邊國家在農業、制造業、能源等領域的產業合作空間廣闊。
“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強與東盟國家的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推動優勢產業‘走出去’,引進先進技術和產業項目,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國人大代表、紅河州州長羅萍表示,將積極搶抓機遇,著力推進以資源換產業,用全產業鏈思維統領全州現代農業建設,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應用,依托個舊“世界錫都”品牌,打造國家級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基地,加快探索“綠電”資源價值轉化路徑,依托哈尼梯田、千年古城等資源,發展旅居康養產業。著力推進以園區聚產業,持續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改革,把引培主體作為園區頭號工程,探索招商新模式,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業入園落戶。著力推進以口岸促產業,加快開工建設中國壩洒—越南巴剎紅河界河公路大橋﹔創新運用轄區內國家級開放平台扶持政策,完善多區聯動機制﹔組建中越(紅河/老街)跨境投資促進中心,啟動越南老街紅河產業園建設,擴大“一企兩國兩廠”跨境產能合作規模和范圍﹔實施外貿攻堅六項行動,全面推進“紅河模式”邊民互市貿易綜合改革,加力促進貿易發展。
融入國家戰略
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雲南地處祖國西南,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是我國通往南亞、東南亞的窗口和門戶,區位優勢突出。
開放之路上,新的機遇與挑戰相互交織。如何發揮區位優勢,用好政策紅利,統籌推動園區、通道、物流、口岸、邊境高質量發展,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是雲南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雲南需要繼續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全國政協委員、雲南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會長管雲鴻認為,要結合把雲南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這一國家戰略,完善高標准的貿易服務、投資等各項制度,主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在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方面實現與國際的相通相容,加強與國際規則的對接,提升雲南在國際貿易和投資領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要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國內外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吸引更多外資企業和高端人才來滇投資興業。同時,應深化政策研究,用足用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政策紅利,先行先試,通過深入研究國家給予沿邊地區的特殊優惠政策,在金融、教育、生物醫藥等領域積極探索創新。通過進一步創新開放模式,推動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提升雲南的對外開放水平。
“既要准確分析自身優勢,又要清醒認識短板和弱項。”立足雲南對外開放新發展階段面對的機遇與挑戰,全國政協委員、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卓君佳表示,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德宏州將找准自身發展定位,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多舉措激發內生動力,圍繞產業轉型升級、高水平對外開放、增進人民福祉等方面抓改革、促發展。特別是在發展好園區經濟和口岸經濟方面,要爭取和用好國家、省賦予沿邊產業園區的支持政策,進一步增強對產業轉移的吸引力﹔以大通道建設帶動大物流發展,繼續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及互聯互通設施建設﹔加大智慧口岸和通關便利化建設力度﹔加快推進產業園區內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推動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規范發展﹔優化政務服務,提升營商環境等,在此基礎上加強宣介,精准招商引商助商,實現共贏發展。(記者 謝進 岳曉瓊 張瀟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