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盈江:柑橘滿枝繪“豐”景

春日裡,走進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太平村,大片甘平柑橘挂滿枝頭,果實的清香扑面而來。
甘平柑橘屬於晚熟柑橘品種,成熟期為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進入收獲期時堪稱“大塊頭”,單果平均重量8兩左右,最重可達兩斤多,一眼望去好似高挂的大燈籠,賣相極佳。
黃家任的柑橘園。張聆珊攝
“今年是個豐收年,果實晒足了陽光,果大皮薄、汁多味甜,產量比去年至少多兩成。”看著收獲的一筐筐柑橘,果農黃家任笑得合不攏嘴。
今年是黃家任種植甘平柑橘的第5個年頭。2020年,聽說甘平柑橘曾百元一個售賣於上海等一線城市,他便在太平村租了200畝地開始種植。
早期,由於缺乏種植經驗,黃家任的柑橘產業陷入發展困境。恰逢當地煙草部門駐太平村的駐村工作隊和太平村委會組織開展“農村示范戶”活動,村裡黨員種植大戶被推選為“農村示范戶”,“手把手”教種植技術,有針對性地幫助農戶解決水果種植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
得益於村裡安排的技術顧問,黃家任逐漸成為村裡的柑橘種植專業戶,從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到修枝剪形,他家柑橘園實現了精准、科學管理。
2023年,他家的柑橘園迎來第一次結果。通過線下線上訂單,甘平柑橘銷往北京、上海等地,當年給黃家任帶來了近70萬元的收入。
黃家任在查看柑橘生長情況。張聆珊攝
黃家任柑橘園的發展,還解決了當地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每年管理期和採摘期,黃家任便及時發布柑橘園招工通知,園內日常用工量平均10到15人,村民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的夢想。
柑橘越賣越俏,黃家任不滿足於現狀,開始思考延伸柑橘產業鏈條,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在此基礎上,他還建成了集觀賞、採摘、銷售為一體的休閑園,解鎖鄉村旅游新玩法。
如今,柑橘產業已經成為太平村的重要支柱產業,村裡的四十多戶農戶依托獨特的氣候優勢,不斷改善種植技術,讓山村結滿了黃燦燦的“致富果”。(張聆珊)
來源:德宏州煙草專賣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