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麻栗坡:紓困解難 促進邊貿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始終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服務模式,推動產業升級”,通過優流程、提時效、降成本,為邊貿企業紓困解難,促進邊貿高質量發展。
麻栗坡縣天保口岸是連接中國與越南的重要陸路通道,是對越貿易的重要門戶,具備獨特區位優勢。在天保口岸客貨運站內,麻栗坡某貿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忙得熱火朝天,他們爭分奪秒,力求盡快將貨物裝滿車,運往省外各個銷售網點。
天保口岸國際貨場。
麻栗坡某貿有限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來,依托口岸地理優勢,利用和開拓中越兩國的市場資源,在越南發展甘蔗種植項目,進行商品進出口貿易、物流、加工制造等業務。據該公司車管部負責人田會介紹:“新的一年訂單量多了,大家都干勁十足。我們也努力提升服務意識,保障車裡的澱粉能夠准確、及時地送達。”
過去,受限於落后的基礎設施和繁瑣的通關流程,貨車常常在口岸長時間排隊等待查驗。運輸效率低下,貨物還容易在等待中受損,企業運營成本居高不下。“以前,我們從國外來的貨品都要取樣運去昆明檢測,一天運不了幾趟,業務流程復雜。現在,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的貨物在當地就可以檢測,成本降低,時間縮短。”麻栗坡某邊貿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盤文微說。
工人在卸載貨物。
據了解,麻栗坡縣積極協調駐口岸聯檢部門、天保海關,通過推廣“單一窗口”“互聯網+海關”等線上政務平台,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實現通關手續線上辦理。通過簡化流程,讓企業提前預約檢測時間,減少貨物滯留,解決了邊貿企業國際貨物運輸環節中手續繁瑣、耗時較長的問題,極大地提升了運輸效率。
為營造良好營商環境,麻栗坡縣積極推動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堅持“一線工作法”,積極協調審批事項,推動相關部門整合資源﹔組建邊貿行業聯盟,助力壯大口岸經濟﹔新建的天保國際貨場,大幅縮短了貨物通關時間,從過去平均數小時縮短到半小時以內,極大地提高了企業運營效率。
截至目前,麻栗坡縣組織36家邊貿企業簽訂了《麻栗坡縣邊貿行業產改聯盟協議書》,完成國際貨場待報區、海關監管區、物流區、配套服務區4個功能區及進口保稅倉建設。新增水麻皮、丁香、蓽拔等9種進口商品,國際貨場日貨運吞吐能力提升至1500輛(次),越南的甘蔗運輸車輛則實現文山州內“運抵直通”。(謝林洪、沈仕涵 文/圖)
來源:麻栗坡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