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雲南安寧:數字游民“上山聚”

王嫻
2025年03月04日15:09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從早晨9點溫暖的陽光中自然醒來,到亮黃色裝潢的半山咖啡廳做義工,沿著村中畫著涂鴉的小路散步,吃一碗千年古剎曹溪寺的齋飯,感受“天下第一湯”可飲可浴的湯泉......這是境外旅行私人定制師譚鑫旅居雲南安寧半個月的生活。

BCC美麗(龍山有氧)計劃項目鳥瞰圖。受訪者供圖

BCC美麗(龍山有氧)計劃項目鳥瞰圖。受訪者供圖

“和這裡的村民一起吃年夜飯,有一種小家庭般的溫暖。”2013年,譚鑫從廈門一家旅游公司辭職,到雲南旅居。今年春節,譚鑫被小紅書上一張漂亮的龍山風景照“種草”,“順著網線”來到安寧BCC美麗(龍山)數字游民中心,開啟“數字游民”生活。在安寧的半個月間,譚鑫通過遠程線上策劃,已完成3單境外旅行定制交易。

BCC美麗(龍山)數字游民中心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溫泉街道龍山村小組。項目內配套“大自然工位”“集裝箱小院”“共享廚房”及按照青年旅社形制打造的宿舍區等滿足“數字游民”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各種設施。自去年6月運營以來,已接待來自巴基斯坦、俄羅斯、美國等10余個國家及國內城市的近百名“數字游民”入住。

2023年初,原本到安寧市考察溫泉的李蓉,看中龍山村小組“出片”的自然景觀與淳朴的風土人情,決心讓這個位於龍山半山腰的小村子“被看見”,於是和幾位合伙人一起開始打造BCC美麗(龍山有氧)計劃項目。

BCC美麗(龍山)藝術園區觀景台。人民網-王嫻攝

BCC美麗(龍山)藝術園區觀景台。人民網 王嫻攝

年輕人進村了,村裡的閑置物業被快速盤活。村中三戶村民的閑置房屋被租用,並改造為BCC美麗(龍山)藝術園區,成為游客爭相打卡的觀景地。

龍山村小組人氣旺了,也給當地村民帶來更多增收新機遇。村裡的農家樂因為游客增多,生意逐漸火爆起來。原本依靠種地自給自足的村民也能通過為數字游民中心打掃衛生、為半山咖啡廳收拾垃圾、向游客售賣特色農產品獲得每個月2000至3000元的收入。

從旅游到旅居、從淺游觀光到深度體驗,來到這裡的“數字游民”與村民比鄰而居、與龍山村小組的鄉土親密接觸,也產生了新的“化學反應”。

 第一批入住的“數字游民”、武漢牛拉鬆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傳義在“下山去”活動中了解到附近村民的核桃滯銷,就利用自己的網絡社交平台、公眾號等資源幫助村民推銷,一場直播賣出了1000斤核桃。

“‘數字游民’涌入鄉村不但能促進鄉村社會的年輕化,更重要的是,與傳統的人才下鄉方式不同,‘數字游民’大多是科技工作者、藝術家或創業者等高素質人才,我們希望通過他們的智慧和能力,實現一種熱愛驅動、價值變現的‘新型游牧生活’。”安寧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說。

位於安寧市龍山村的BCC美麗(龍山)數字游民中心。人民網-王嫻攝2

位於安寧市龍山村的BCC美麗(龍山)數字游民中心。人民網 王嫻攝

2024年9月,安寧市在BCC美麗(龍山)數字游民中心挂牌成立雲南省首家“數字游民”人才驛站。該驛站以“政府主導、市場運營、社會參與”的方式運轉,選派專人提供生活服務政策咨詢等優質服務,發揮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作用。

目前,人才驛站建立了數字游民人才庫,用於掌握數字游民人才的基礎信息、專業技能和資源潛力,引導合適人才匹配適宜的在地項目。通過打造“上山聚”和“下山去”兩個活動品牌,定期邀請政府職能部門“上山”座談交流,邀請入駐人才“下山”實踐體驗,引導人才利用自身的先進理念和開闊眼界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城市營銷、招商引資等板塊發揮所長。

“這裡配套設施很完善,人才驛站建起來后還能鏈接政府的平台資源,我也正在策劃將自己的旅游定制服務與安寧的小眾景點聯動起來,讓更多人了解這座美麗的小城。”譚鑫說。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