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芯”裡的為民心(一線行走)

用真誠與巧思,讓科技成為降低數字門檻的幫手而非壁壘,這些“小成本、暖人心”的微創新便能拉近干群距離
“太方便了,貼一貼就能打電話。”在雲南楚雄牟定縣鳳屯鎮,隻要拿出帶有對應民警頭像的警民聯系卡,靠近手機一貼,便可一鍵撥通該民警電話。
如此“黑科技”,可算是解了不少老年人的憂心事。
此前,當地民警代昀昊入戶走訪時發現,由於上了年紀,不少老年人在拿到民警下發的紙質警民聯系卡時,總會下意識地瞇著眼看。“用不好智能手機,記不住電話號碼,看不清文字卡片,怎樣才能讓村民聯系民警更方便?”代昀昊反復琢磨。
一次回家使用NFC(近場通信)鑰匙開門時,代昀昊突然有了靈感。如果警民聯系卡能具備NFC功能,讓老年人跳過撥號步驟,那打電話就方便很多了。
可NFC到底行不行?制作卡片會不會很麻煩?成本會不會很高?代昀昊心裡沒底,但他願意試一試。
在網上查閱資料后,代昀昊發現,一張NFC貼片平均成本隻要幾毛錢。於是他先購入少量貼片,按照教程自己鼓搗起來。將民警電話綁定NFC貼片,再貼上對應照片,這張像“大頭貼”一樣的新版警民聯系卡就做好了。
剛拿到手時,鳳屯鎮河節沖村村民張明施有些摸不著頭腦。聽說打電話不用撥號、不用翻通訊錄,他不會也不信。代昀昊挨家挨戶教學演示,村民試用后,逐漸上手了。
去年8月,鳳屯鎮突遇一場大雨,80多歲的村民巴洪志臨近晚上還聯系不到老伴。情急之下,巴洪志拿出警民聯系卡,貼一貼,打通了民警電話,最終在民警幫助下找到困在路上的老伴。
鳳屯派出所所長呂翔說,新卡片雖然隻增加了一個小功能,卻能讓民警在“民有所需”時更快響應。如今,帶有NFC芯片的警民聯系卡已在牟定縣推廣,各村(社區)出入口和人流密集區的警民聯系海報上,民警照片旁也逐漸貼上了NFC芯片。
小小“便民芯”,深深為民心。從入戶走訪發現群眾指尖痛點,用“小而美”的創新解決民生堵點,一張便民芯片,是基層民警深入群眾、細心觀察、主動服務的生動體現。
技術發展的意義始終在於回歸群眾的真實需求。用真誠與巧思,讓科技成為降低數字門檻的幫手而非壁壘,這些“小成本、暖人心”的微創新便能拉近干群距離,織就更有韌性的社會治理網絡。
(作者為本報雲南分社記者)
欄目投稿郵箱:rmrbzzb@peopledaily.cn
《人民日報》(2025年02月26日 第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