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雲台 | “上學出國,放學回國”的小學留學生

上學就出國,放學就回國。在雲南德宏州瑞麗市有一群特別的留學生,每天往返國門四次,就讀於銀井小學的他們被稱為“最小”的留學生,這群“小小留學生”成了中緬邊境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瑞麗市中緬邊境71號界碑旁,有一個神奇又美麗的村寨,它的一側位於中國,稱為“銀井”,傣語寓意“鑲嵌美滿的地方”。而它的另一側位於緬甸,稱為“芒秀”,傣語寓意“蘆葦茂盛的地方”。國境線從銀井村中蜿蜒劃過,造就了獨特的“一寨兩國”人文奇觀。
據悉,上世紀80年代前,不少中國人將孩子送到緬甸求學﹔90年代起,尤其是進入新世紀,隨著中國教育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緬甸人選擇把孩子送到中國,就讀幼兒園、小學和中學。
為了讓緬籍學生能更便捷地通關入境上學,瑞麗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銀井分站為他們免費辦理優先候檢卡“一卡通”,還專門開通領取“出入境優先候檢卡”的綠色通道。緬籍學生隻需佩戴“出入境優先候檢卡”,就能在執勤民警的護送下,穿過國門和公路,順利抵達學校。
在71號界碑的見証下,中緬兩國村民交往密切、互市通婚,形成了“共講一方話,共趕一條街,共飲一井水”的邊境和諧氛圍。常年駐守在銀井通道的瑞麗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銀井分站民警,始終牢記宗旨、不辱使命,以“忠誠守護、融通鄰邦”的“71號界碑精神”用心呵護著源遠流長的中緬胞波情誼,真正將警民魚水情融入悠揚的葫蘆絲中,將民族共同體刻畫在搖曳的鳳尾竹上。
近年來,銀井分站持續優化通關流程,為緬甸學生入境就學提供更多便利,讓他們能與中國學生一樣,享受義務教育,在同一片藍天下學習同樣的課程。寧靜和諧的校園,見証著中緬兩國小朋友純真深厚的同窗情誼,也成為中緬友好交流的生動注腳。
記 者:張 馳
制 作:李林蔚 王建勛
統 籌:朱思雄
視頻來源:瑞麗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銀井分站
出 品:人民日報社雲南分社
人民日報客戶端雲南頻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