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省探索移民群眾效益共創利益共贏可持續發展模式——

產業興 移民富 新村美

2025年02月14日08:34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領錢了!”春節前,廣南縣蓮城鎮那榔移民新村活動廣場熱鬧非凡,一年一度的分紅大會如期舉行,166戶村民每戶分得2000元,共同分享村集體經濟發展成果。那榔新村是廣南縣那榔水庫的移民搬遷村,自2013年搬遷后引進多家企業發展特色產業,村集體以閑置土地入股。那榔新村已連續5年分紅,累計發放金額148萬余元,實現村集體經濟增長、村民就業增收。

在雲南,村有致富產業、戶有增收項目已成為很多移民區的真實寫照,一個個富民產業在雲嶺大地遍地開花。在國家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有力支撐下,僅2023年,雲南省就投入30.43億元用於直補資金發放和項目扶持,有力促進移民群眾增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208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過當地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1.3%,庫區和安置區生產生活條件穩步提高,移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提升。在中央水庫移民扶持基金績效評價中,雲南獲“優”等次,這是雲南省自2016年以來連續第八年獲此佳績。

當前,雲南省納入后期扶持的大中型水庫農村移民有84萬余人,分布在16個州(市)的127個縣(市、區),牽涉范圍廣、動遷人口多、工作復雜性高。如何精准發力,讓群眾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省搬遷安置辦公室以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為指引,探索形成后期扶持項目利益聯結、精准扶持、資金整合、激勵約束、利益共享等機制,將輸血與造血相結合,讓資金發揮更大效益,讓移民群眾為水庫奉獻,又因水庫受益。

為讓移民盡快享受政策紅利,雲南省推動完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直補發放機制,按照每人每年600元標准,連續兩年實現當年直補資金在一季度前一次性發放完畢,相關工作走在全國前列。2024年,全省共發放直補資金3.96億元,共有66萬余人獲益。

產業是支撐移民群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雲南省將移民搬遷與長遠發展相結合,加大產業資金投入和項目扶持力度,在提前謀劃后續扶持項目的同時,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計劃走、計劃跟著規劃走”的理念,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資金使用獎懲機制,營造獎優罰劣氛圍,有效杜絕“資金等項目”或“項目等資金”的現象,有力推進項目落地實施。2024年,全省創建46個省級示范項目,指導實施536個后扶項目,其中重點移民新村和產業發展項目206個,開展移民勞動力培訓4.28萬人次。

走進永仁縣永興傣族鄉拉姑村,芒果樹、釋迦果樹郁郁蔥蔥,長勢喜人,30座新建蓄水池持續為果樹“解渴”,有效解決了移民群眾灌溉缺水難題。在“公司+合作社+移民戶”運作模式下,這裡的移民群眾不僅能獲得租金,還能通過培訓提升種植技能,實現家門口就業,戶均年增收達1.36萬元。此外,依托豐富的光照資源,永興鄉還積極爭取后扶資金,在交易市場、小區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項目,盤活閑置資產、拓展增收渠道。光伏電站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40萬元左右收入,人均增收超過千元。

從輸血式供給到造血式扶持,雲南省各地不斷探索移民群眾效益共創、利益共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項目收益進一步反哺村集體經濟、地方產業,實現多輪驅動、良性循環發展,產業興、移民富、村庄美的幸福家園不斷涌現,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讓村民的生活更有滋味、更有盼頭。(記者 段曉瑞)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