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鋪就中泰交流與貿易“黃金大道”

新年伊始,中老鐵路萬象南站一派繁忙景象:滿載著泰國榴蓮、龍眼的集裝箱被穩穩吊裝上開往中國的中老鐵路“瀾湄快線”列車,而裝有中國啤酒、藥膏等日用品的集裝箱則啟程前往泰國。中老鐵路這條鋼鐵巨龍,正成為中泰兩國人文交流與貿易升溫的“黃金大道”。
自2022年7月“中老泰”鐵路直通運輸投入使用以來,截至今年2月5日,已累計完成直通運輸451列,換裝貨物總量達23.02萬噸。2024年表現尤為亮眼,完成直通運輸272列,換裝貨物14.4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0%、71.7%,增長勢頭強勁。
中老鐵路的開通,為泰國水果等農產品對華出口開辟了重要通道。今年春節前夕,一列載有24噸泰國熟凍蝦的“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緩緩駛入昆明王家營西站,標志著中老鐵路冰鮮水產品試點運輸正式啟動。這批熟凍蝦作為“洋年貨”,豐富了中國百姓的餐桌。貨物從泰國啟程后,經公路運輸至老撾萬象,再搭乘中老鐵路“瀾湄快線”直達昆明。這種創新的公鐵聯運模式,相較於傳統運輸方式,全程時間縮短了約14天,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實現了貨物雙向高效流通。
高效的物流流程讓進口水果更加新鮮,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深化了中泰兩國貿易交流。據統計,2024年,中老鐵路實現進出口果蔬運量26萬噸,同比增加16.6萬噸,增長率達175%。
與此同時,光伏、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新三樣”和國產電子產品也搭乘“瀾湄快線”運往老撾、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有力推動了國貨的海外出口。
在雲南磨憨鐵路口岸,智慧口岸、鐵路快通等高效通關模式的實施,確保了口岸進出境貨物的“零延時”通關,16噸進口榴蓮通關僅需5分鐘。鐵路、海關等部門之間無縫對接與自動審核,全程數據“跑腿”,極大提高了通關效率。
中老鐵路開通3年來,貨運業務蓬勃發展,物流運輸版圖不斷拓展,實現了“從通到暢、從暢到快、從快到旺”的顯著轉變。截至今年2月5日,已累計運輸貨物5240萬噸,其中跨境貨物1210萬噸。跨境貨物運輸已覆蓋國內31個省(區、市)和老撾、泰國、越南、新加坡等19個國家和地區﹔跨境運輸商品種類拓展到3000余種,涵蓋農產品、工業品、日用品等多個領域,極大促進了區域間的貿易往來和經濟合作。
除了物流領域的合作,中老鐵路還促進了中泰人文交流。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開行后,中國游客可以便捷地抵達老撾萬象,並進一步游覽泰國東北部及各大城市。
中老鐵路旅客發送量持續增長,全線單月旅客發送量由開通初期的60萬人次增長到目前的160萬人次,尤其是老撾段,日均開行旅客列車量由開通初期的4列增長到最多16列,普速旅客列車擴編為10輛以上,累計發送旅客超825萬人次。這不僅帶動了泰國旅游業復蘇,更為兩國人民提供了更多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機會。據泰國旅游與體育部消息,2024年,中國游客赴泰旅游人數達670萬人次,為泰國旅游業復蘇注入了強勁動力。
2025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中老鐵路的推動作用將更加凸顯。它不僅為貿易往來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更為人文交流搭建了更加寬廣的平台。(記者 胡曉蓉 通訊員 張偉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