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 為非遺傳承和發展注入新活力

2025蛇年春節期間,中國電信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將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與非遺融合,在玉溪澄江,大理鶴慶、劍川等地打造了一系列智慧文旅應用場景,為游客帶來全新的文化體驗,也為非遺傳承和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中國電信打造的AI文博講解大模型智能講解系統成為游客們的“新寵”。依托中國電信的5G網絡和雲計算能力,系統實現了文物信息的快速識別和精准推送,通過全流程智能手段實現模擬導游現場精細化講解服務,依托豐富的數據資源及算力能力提供智能對話和文物資料查閱服務。游客隻需通過手機掃描文博講解大模型二維碼或者拍照掃描文物即可聽到AI智能語音講解,及時了解生動詳細的文物信息。系統還支持多語種翻譯和語音互動,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全程智能化講解”服務。
AI智能講解,讓文物“活”起來。中國電信雲南公司供圖
“以前看展覽隻能走馬觀花,現在有了AI講解,就像請了一位私人導游,講解內容生動有趣,還能互動提問,感覺文物都‘活’起來了!”來自北京的游客張女士興奮地分享道。
雲南大理鶴慶銀器制作技藝已有千年歷史,以其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民族風格聞名遐邇。大理劍川木雕技藝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匠人們以刀為筆,以木為紙,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圖案,展現著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審美。為讓游客更好地了解非遺,中國電信打造了“智慧旅游平台”,為小鎮游客提供“一站式”智能服務,游客可通過手機APP實時查詢景點信息、行程規劃,還能體驗AR導覽、VR全景等沉浸式互動項目,此外為確保出行便利及安全,游客可通過平台了解車位信息 、人流量情況,以便更好地規劃出行。
“這個平台太方便了,吃喝玩樂一應俱全,還能提前了解景點信息,合理安排行程,讓我們的旅行更加輕鬆愉快!”來自四川的游客李先生對旅游小鎮的數字化平台贊不絕口。
數字化平台,讓旅游更“智慧”。中國電信雲南公司供圖
春節期間,中國電信AI賦能非遺項目服務成效顯著。據統計,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AI智能講解系統入館掃碼體驗人數近6000人,日均活躍用戶數約1200人,有效提升了游客的滿意度和體驗感。
據介紹,未來,中國電信將繼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深化AI技術應用,拓展數字化平台功能,數字化賦能非遺傳承和發展,為雲南文旅注入新動能。(亢一凡、彭新媛)
來源:中國電信雲南公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