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富源:“酸菜車間”帶動群眾靈活就業

時下,已進入冬閑時節,但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墨紅鎮吉克村委會的村民卻依然在“家門口”酸菜生產車間忙碌著。
走進雲南某食品開發有限公司酸菜生產車間,一缸缸酸菜散發出濃郁的香味,清冽的漿水透亮醇厚﹔干淨整潔的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嫻熟地將發酵好的酸菜出壇、清洗、分切、真空包袋、稱重、殺菌……一包包酸菜即將被銷往全國各地,成為千家萬戶餐桌上的美味。富源酸菜是雲南十大特色產品之一,因其風味獨特廣受人們喜愛。
工人清洗酸菜。
近年來,墨紅鎮創新發展思路,充分利用氣候、土壤等資源優勢,依托當地農業龍頭企業和富源酸菜特色品牌,著力打造經濟發展新亮點,以產業發展穩穩托起群眾“家門口”就業增收的“甜日子”。
為推動傳統產業與現代科技融合發展,確保酸菜品質的穩定性,雲南某食品開發有限公司引進先進的流水線生產方式,購置清洗線、烘干機、振動機、包裝機等設備30余台,發酵缸200個,建成分揀、清洗、發酵、脫鹽和包裝等5個生產車間,富源酸菜實現標准化、規模化生產。
作為一家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企業,雲南某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吸納群眾就近就業增收,實現務工、務農、顧家“三兼顧”。
家住墨紅鎮吉克村,今年58歲的周榮興,以前常年和妻子在省外打工,時常挂念父母和孩子,現在夫妻二人都回到家鄉進入酸菜加工車間上班,“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顧家裡,心裡踏實多了。”
吉克村村民龔春燕之前一直在家務農,為了讓家裡的經濟更寬裕,今年9月,經朋友介紹她來到酸菜加工車間上班。“公司離家很近,每天走路十分鐘左右就能到,工資待遇也不錯,每天有一百多元的收入,在照顧家庭的同時收入也增加了。”龔春燕開心地說道。
隨著生產線和產能提升,工廠對原材料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保障原材料的充足供應,該公司通過流轉土地建成小葉芥菜種植基地,七十多戶村民通過流轉土地獲得增收,為100余名勞動力提供了臨時就業崗位。
工人切酸菜。
“從9月投產以來,生產線每天可加工酸菜15噸左右,目前已銷售200余噸,新增穩定就業崗位30余個,人均月收入達3000元至5000元左右。隨著產能釋放,公司在現有200畝蔬菜大棚的基礎上,明年內將完成800畝的種植基地建設,基地和車間用工的增加,能幫助更多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 雲南某食品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尹小友說。
據了解,當地政府在積極支持企業延伸酸菜產業鏈的同時,全力推動酸菜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發展,結合市場研發差異化優勢產品,不斷提升本地酸菜產品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產品附加值,通過產業高質高效發展,進一步帶動周邊群眾穩定就業增收。(張素嫻、秦洪衛、夏關正 文/圖)
來源:富源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