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河口:小柑橘成就“大產業”
近年來,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瑤族自治縣強化黨建引領,以蓮花灘鄉為試點,以就業謀劃產業,探索用好“招小商”、發展“小產業”、賺取“小薪金”“三小”發展模式,以組織化推動群眾“家門口”就業創業,實現將邊民留在邊疆、建設邊疆。
晾晒陳皮柑。
走進蓮花灘鄉干龍井村陳皮柑核心種植基地,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採摘著色澤鮮艷的陳皮柑。這片柑橘林是全鄉群眾的“幸福源泉”。據介紹,蓮花灘鄉的陳皮柑種植面積已超過2萬畝,挂果面積超過6000畝,每畝產值高達2萬元,種植戶年均增收達到了10萬元。過去,蓮花灘鄉村集體經濟薄弱、外出務工人員多,為幫助群眾解決掙錢、顧家“兩不誤”難題,讓更多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業。
近年來,當地帶動注冊成立2家農業公司,干龍井村組建陳皮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探索村集體經濟“固定分紅+利潤分紅”融入產業鏈發展聯動機制和分配機制。如今,萬畝陳皮柑已鋪滿蓮花灘鄉的一座座山頭。
工人正在挑揀陳皮柑。
蓮花灘鄉黨委將熱區林果產業及返鄉人員培訓作為產業結構調整主攻方向,研究謀劃“兩線三帶”產業布局,將四會橘、沃柑、紅心柚等產業按沿紅河、南溪河沿線及“海拔600米以下、600至1000米、1000米以上”布局3個熱區綠色產業立體示范帶。同時,探索把群眾“帶入產業轉型升級、帶入新型經營主體、帶入黨的基層組織”聯農帶農新模式,組織返鄉黨員群眾140人次參加縣鄉“共富學堂”之“技能”“振興”等學堂培訓,優先安排脫貧戶和監測對象參與陳皮柑種植培訓。目前,第一批培訓的50名骨干已全部成為公司的熟練工,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書寫著家門口就業的幸福篇章。
依托蓮花灘鄉地處河口北大門的交通區位優勢,鄉黨委探索“休閑+觀光+採摘”一體化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將干龍井村黨建引領熱區水果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項目列為2024年鄉鎮黨委“書記領辦”項目,整合資金296萬元實施熱區水果輔助設施一期項目建設,推動陳皮柑產業轉型升級,建成陳皮柑熱區水果三產融合發展示范產業園、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示范點。
如今,產業園已具備年加工青柑1000余噸、陳皮柑1.2萬余噸的能力,最高峰時用工達到300人左右。公司盈利的同時,也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務工收益和科學種植技術。(河組軒、陶亦林 文/圖)
來源:河口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