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沉浸式體驗雲南生活 非遺元素驚艷嘉賓

2024年11月20日08:28 | 來源:昆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沉浸式體驗雲南生活 非遺元素驚艷嘉賓

  特色文化展示區展示昆明6條黃金旅游線路。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楊帆 薛明瑞攝

  掐絲琺琅彩畫。

  2024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大會上,一個沉浸式體驗區讓不少嘉賓眼前一亮,精致的文化產品、唯美的自然風景圖片,在鮮花的簇擁下,向嘉賓們展示“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這就是友城大會的昆明市特色文化展示區。

  “這是手工做的?真是太漂亮、太不可思議了……”參觀特色文化展示區時,不少參會嘉賓被雲子最新產品“孔雀藍”驚艷到了。同樣,不少昆明獨有的文化展品在大會上亮相,也得到嘉賓的高度認可。

  特色文化展示區

  雲子“孔雀藍”等作品亮相

  在特色文化展示區,雲南獨有的傳統手工藝品斑銅,其表面呈現金紅交錯的瑰麗花紋。《吉祥孔雀瓶》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永久收藏,1997年被雲南省政府作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的賀禮,寓意吉祥平安、事事如意。牛虎銅案是雲南古代青銅文化的杰出代表作,這尊斑銅工藝品,既有中原地區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濃郁的地方特點和民族風格,有極高的藝術觀賞價值。

  世界自然遺產——昆明石林的石頭畫,採用天然石頭、彩砂及礦物晶體為主要原料,歷經幾十道工序,打造出藝術珍品。石畫層次鮮明、凹凸有致,既有油畫的效果,又有國畫的神韻。“石來運轉”“天下奇觀”是石林美景的縮影,“春風化雨”“夏綠蓮綿”“秋滿大地”“冬雪迎年”展示的是同一場景下,春夏秋冬4個季節的美麗風光,生動詮釋了石頭畫的藝術魅力。“它呈現了雲南人民群眾對‘生態綠色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一名參觀者感嘆。

  鄭和寶船模型,是昆明民間藝人手工復原的作品。它講述了600多年前,鄭和七下西洋播撒和平與友誼的故事。鄭和開放、友好的精神也是昆明“開放包容生活”的體現。

  烏銅走銀,是有著300多年歷史的雲南特有工藝品,掌握這門工藝的匠人目前不超過10人。它是在烏銅片上刻畫出圖案紋樣,再用高溫熔化純銀填充制作而成的精美工藝品。展示的3件作品名為“盛世中華”,作品上刻畫的雲南少數民族同胞載歌載舞的情景栩栩如生,再現了雲南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

  非物質文化遺產掐絲琺琅畫,使用金屬絲勾勒形狀,琺琅釉料填涂色彩,歷經十幾道工序,呈現金碧交輝的色澤,將中國傳統紋樣、雲南民族文化、山川河流等融入畫面。作品展示了金馬碧雞坊、藍花楹、紅嘴鷗等獨具昆明特色的地標和元素,也是“和諧幸福生活”的完美體現。

  雲南圍棋“雲子”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雲子以瑪瑙、紫英石等10多種天然礦石為原料,經過高溫熔煉,手工滴制而成,白子溫潤如玉,黑子烏黑透碧。透過光線,可以看到黑色棋子呈現碧綠顏色。20世紀80年代,雲子曾被作為國禮並多次成為國際圍棋比賽指定用棋。今年,雲子最新產品“孔雀藍”問世,更是得到了圍棋愛好者們的喜愛。

  精巧玲瓏的唐菓子,起源於1300多年前的唐朝,由天然豆沙、面粉手工制作而成。在雲南昆明,每個人都可以享用這種工藝獨特、造型精美的“唐朝下午茶”。

  6條黃金旅游線

  系統謀劃、串珠成線

  特色文化展示區裡,鮮花簇擁的幾幅展牆,展示的是昆明市委、市政府按照系統謀劃、串珠成線、整體打造的思路,重點打造的6條黃金旅游線路。旅游線是“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在昆明的生動呈現。不少參觀的嘉賓表示:“我一定要走完這6條線!”

  “天空之鏡 照見自己”滇池旅游黃金岸線。滇池綠道旁,陽光下,騎著車,吹著微風,讓滇池草海的美景定格在生命中。

  “左手咖啡右手茶 就是春城漫時光”大翠湖歷史人文旅游圈。翠湖、昆明老街、南強街、西南聯大、雲南陸軍講武堂、文林街“咖啡酒吧”,以及黃公東街的時尚打卡地、先生坡的“摩登”文化集市、翠湖北路的高端餐飲街區、小吉坡的沉浸式民國風文化演藝體驗……都是你留在昆明的理由。

  “神奇生物在這裡 怦然好心動”大世博片區生態科普旅游線路。科普、研學、親子,這裡才是雲南生物多樣性展示的重要窗口。

  “最美S灣 假日放空剛剛好”陽宗海高原濱湖休閑度假旅游勝地。運動、康養、休閑、度假,一批國內外康養、度假頭部企業入駐,呈現了康體休閑、地熱溫泉的特色。

  “等你兩億年 不如見一面”石林——九鄉地質奇觀旅游線路。“阿詩瑪”和“地球兩億年”的故事,等你開啟。

  “昆明以北 夠野夠有趣”昆明北部縣區自然野趣旅游線路。紅土地的狂野,轎子山的神秘,“自然+人文+科普”世界級山地旅游的所有幻想,都在這裡。

  特色文化展示區以“四季如春、百花綻放”的昆明城市隨處可見的花園、花徑為設計思路,用玫瑰花、繡球花等雲南自主種植的鮮切花花材設計制作,展現冬日百花盛放的奇觀,以及昆明春城“花都”的重要定位。

  昆明的花,雲南的美,是自然的饋贈,我們帶著友好合作、共享共贏的理念,向世界人民展現這五彩繽紛的畫卷。讓世界感受中國之美,共同譜寫美好未來的篇章。(記者孫文潔報道)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