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觀雲台 | 珍稀植物這樣化身城市餐桌食物

2024年11月18日08:35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在雲南大理洱源縣右所鎮東湖片區濕地,身姿輕盈的海菜花,隨著水波的韻律翩翩起舞。潔白的花瓣如雪花般純淨,細膩而柔美。清澈的湖水如同巨大的鏡子,映照著海菜花的倩影。

海菜花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對生存環境的水質要求極高,得益於氣候溫和、水質優良等自然條件,海菜花廣布洱源縣東湖片區濕地。海菜花也是當地的“生態菜”和“致富菜”。但一直以來,海菜保鮮期短,不易運輸,成為海菜產業發展的瓶頸。

202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實現技術突破,將海菜花保鮮期提升至12天,新技術助洱源縣海菜產業迎來“發展東風”。同年,洱源海菜花研究基地建立,並成功實現300畝產深水區試驗種植。

清洗、分揀、消毒、包裝、冷鏈……採摘海菜花后,工人們將每一個環節都分步有序完成,讓海菜花踏上從田間到舌尖的新鮮之路。海菜花產業也實現了“產研銷”一體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年來,海菜培育面積不斷擴大。目前,東湖的鬆曲、永安等地已然實現連片種植,總面積高達 2300 余畝,年產量達 4300 多噸,總產值為 2600 多萬元。海菜花登上城市餐桌,一方面為當地居民帶來豐厚的經濟收益,另一方面也對洱海的生態環境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成功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記者:李茂穎

制作:李林蔚 羅新才 阿可

統籌:朱思雄

鳴謝:大理洱源縣融媒體中心

出品:人民日報社雲南分社 人民日報客戶端雲南頻道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