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惠“春風”助力“苦藥材”種出“甜日子”
雲南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成為中藥材種植的黃金地帶。近年來,雲南省稅務部門響應國家振興中醫藥產業的號召,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助推雲南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苦藥材”種出了“甜日子”。
“培本固元”打基礎 滋養企業“茁壯成長”
大理州劍川縣地處低緯度高海拔地區,立體氣候明顯,境內中草藥資源豐富,分布有天麻、重樓、白芨、當歸等野生中草藥230多種,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縣內有中藥材種植合作社48戶。
為支持產業發展,當地稅務部門組建“白鄉稅務”雙語政策宣講團,將稅費政策宣講課堂搬到了中藥材種植基地內,用白族語言向當地農戶宣講稅費優惠政策,並對網上申報、發票開具等涉稅業務進行一對一輔導。“稅務部門及時為我們解答涉稅問題,輔導我們充分享受助農稅費優惠政策,帶來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辦稅體驗。” 劍川某中藥材種植基地法定代表人顏明軍說道。
昭通市大關縣是中藥傳統產區,素有“雲藥之鄉”的美譽。大關縣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家從事黃柏種植、銷售的企業,年產黃柏超10噸。“別看木杆鎮是個小地方,烏蒙山區的黃柏很多都集中在這裡。”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李德群說道。“我們合作社規模小,忙於日常經營,在辦稅方面常常一頭霧水,多虧稅務部門輔導我們申報享受稅收優惠政策。2023年以來,我們享受稅費減免26萬余元,增強了發展信心。”
“對症下藥”開良方 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夏雨滋潤,藥香彌漫。走進迪慶維西某農資商貿有限公司的中藥材種植基地,紫色的冰球子花鋪滿苗圃,長勢喜人。該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中藥材種植育苗、產業化種植推廣,目前建立了50畝規范化、標准化優質重樓示范種植基地。同時,為有效解決中藥材初加工能力不足的問題,企業新建了中藥材初加工廠,進一步延伸中藥材產業鏈條,帶動當地更多農戶通過中藥材種植加工實現增收致富。
“稅務部門定期推送稅收優惠政策,輔導我們及時申報享受稅費紅利,今年一季度企業享受小微企業稅費減免6.52萬元。”企業負責人余文光介紹道。
同樣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紅利的,還有西雙版納某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憑借西雙版納州豐富的植物資源,不斷進行傣藥研發,擁有多條專業生產線和多個獨家傣藥品種。
據統計,該企業2023年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額共計257萬元。“每次出台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稅務部門都能及時進行政策宣傳輔導,指導我們完成申報減免。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在緩解我們資金壓力的同時為我們增添了發展活力。”該公司財務負責人陳睿說。
“活氣養血”強體質 促進企業創新發展
三七有“南國神草”之稱。在文山州,以三七為主的中藥材全產業鏈累計解決社會用工18.6萬余人,群眾實現務工收入52.48億元,人均增收2.8萬元。在現代科技的“澆灌”下,這株古老的“南國神草”煥發出勃勃生機。
雲南某集團旗下的公司以科技加持三七種植,引進智能溫控系統,建成了集“溫度自動調節、自動灌溉和環境控制系統”為一體的智慧平台,攻克三七連作種植技術難關。“無土栽培種植技術研發是三七全產業鏈發展的重要一環,資金投入大成為攻克技術難關的一大難題,還好有稅惠政策支持,2023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640余萬元,企業所得稅減免2000余萬元,緩解了我們採購設備、研發投入的資金壓力,也為企業研發注入了‘強心劑’。”公司財務負責人陳奕表示。
瀾滄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在政策“養料”的助力下,走上了發展“快車道”,公司道地中藥材GAP種植基地內,一株株白芨枝葉郁郁蔥蔥。據悉,該公司以中藥材白芨、滇黃精為拳頭產品,是“中國工程院朱有勇院士科技扶貧示范基地”、南京農業大學“郭巧生專家工作站”“定制藥園”產業基地。
“2023年我們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稅額240余萬元,‘政策+服務’鋪就了公司創新發展路。”該公司財務負責人李雙喜滿高興地說。(李成娟)
來源:雲南省稅務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