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法治

雲南蒙自: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2024年07月12日14:40 |
小字號

近年來,雲南省紅河州蒙自市人民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建立“1+X社區調解”模式、引入“特邀調解組織”和創設“石榴雲”共享法庭,推動定紛止爭職能從傳統開庭審判向糾紛產生的源頭和前端延伸,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向防“未病”、治“已病”聚集,切實發揮司法在社會治理中的引領、推動、規范、保障作用。

石榴雲共享法庭調解室。

“石榴雲”共享法庭調解室。

蒙自市人民法院循序構建以訴調對接中心為主體,以專業隊伍、社區網絡為“兩翼”,基礎穩固、運行流暢的非訴銜接載體。創設“1+X”模式,搭建訴調對接平台。“1”是設立專門的訴調對接中心,負責法院與調解組織之間的日常協調工作﹔“X”是以多元化解為引導,在文瀾街道辦事處調解委員會駐蒙自市人民法院調解工作室的基礎上,依托社區環境,在文瀾、觀瀾街道所轄的社區設立“社區調解工作室”,建立法院與社區之間的密切聯系,開展訴調對接。

“社區調解工作室”採用“一名法官助理+一名人民調解員”的模式定點調解糾紛。案件分流適用“就近分案”原則,對於各調解工作室優先向其分配所駐社區轄區范圍內的案件。同時將調解范圍輻射到周邊社區,定期開展普法宣傳及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對於排查到的矛盾糾紛有調解基礎的,就地開展調解工作﹔對於難以現場調解的案件則登記在冊,制定調解方案后組織當事人調解。通過“定點調解+巡回調解”的方式,整合解決糾紛的力量,高效化解糾紛。

石榴雲共享法庭。

“石榴雲”共享法庭。

蒙自市人民法院加快推進“互聯網+多元化糾紛解決”,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將法庭建設到人民群眾身邊,為當事人提供全時空、跨地域、全流程的解紛服務,積極回應互聯網時代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

“石榴雲”共享法庭依托社區、村委會、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整合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織密多元解紛法治網,將優質司法資源與基層一線工作優勢結合起來,通過1+1+N(一名負責人+一名法官+一名警官+多名人民調解員)的模式聯合調處,將網上立案、在線調解、在線庭審、普法宣傳等功能延伸到基層一線。當事人可以就近在設立“石榴雲共享法庭”的部門申請網上立案,通過共享法庭設備參與線上調解和線上庭審,也可在線“雲旁聽”庭審現場情況。共享法庭實現了讓當事人在熟悉的場所可以參與訴訟活動,打消了當事人的距離感和緊張感,進一步減輕當事人的訴訟成本。不僅破除了地理障礙,還跨越“數字鴻溝”,幫助網絡應用能力較弱的群體在家門口解決糾紛,打通訴訟服務的“最后一公裡”。截至目前,蒙自市人民法院已在5個街道、8個鄉鎮建立了7個“石榴雲共享法庭”。 

為進一步提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質效,在引入人民調解組織的基礎上,蒙自市人民法院於2023年分別聘請蒙自市法源法律服務所和雲南省紅河州和信公証處為特邀調解組織,並聘請了數名法律工作者和公証員為特邀調解員參與訴前調解工作。對於案件事實清楚、証據較為充分的案件,本著調解優先的原則,在征得當事人的同意后委派至特邀調解組織開展調解工作,充分發揮特邀調解組織訴前“分流閥”作用。

下一步,蒙自市人民法院將繼續堅持把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讓當事人共享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一站式解紛”建設成果。(楊謦源、方永梅 文/圖)

來源:紅河州委政法委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