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不遠游昆明菜市別有洞天
美編范敏/繪
“五一”假期如約而至,很多人會趁著這個小長假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但是,也有一部分市民會選擇近郊游,領略昆滇美景,搜羅當地的美食,來慰勞平時辛苦的自己。近期,打卡昆明的網紅菜市掀起一股時尚熱潮,人們放棄了擁擠的景點,選擇從“柴米油鹽醬醋茶”中感悟美好生活的真諦。
鹵牛肉、糖炒栗子、粉蒸肉、大理乳扇……提到逛昆明的菜市場,五華區大觀篆新農貿市場是很多昆明人心目當中的首選。攤位上五顏六色的食材琳琅滿目,讓人挪不開腳步,陣陣的吆喝聲不絕於耳,讓人感嘆這盛世“煙火氣”,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大觀篆新農貿市場建於1997年,目前有600多個攤鋪。因為食材類別齊全、品種豐富,既是百姓離不開的菜市場,也逐漸成為游客的“網紅”打卡地。
來自西雙版納的樹番茄,可以涼拌,也可以炒雞蛋,酸甜可口﹔紫色的蝶豆花,可炒蛋可煲湯,又漂亮又好吃﹔還有來自建水的草芽,長在水中的海菜花,被稱作“豆科之王”“綠色金子”的四棱豆……有老顧客直奔菜攤而來,也有來“打卡”的年輕人在這裡上了一堂菜市場版的“生物課”。
除了大觀篆新農貿市場,位於盤龍區的昆明東華新迎農貿市場,昆明市民也是再熟悉不過。市場建有兩座冷庫,每座60平方米,每座冷庫可以存80噸海產品,經營海鮮的商戶可以把海鮮存在裡面。所以,東華新迎農貿市場的海鮮市場在昆明市也是一絕。在市場一樓海鮮售賣區,可以買到帝王蟹、澳洲龍蝦、象拔蚌、石斑魚、三文魚等海鮮,然后拿到二樓的餐廳選擇自己喜歡的烹飪方式加工。
家住盤龍區錦泰花園的周先生說:“我特別喜歡吃海鮮,但是又不太會做。在海鮮餐廳裡,往往海鮮選擇的品類不多,價格也偏貴。在這裡,我可以親眼看到鮮活的海鮮從挑選、購買到烹飪的全過程,非常放心。而且,也享受了挑選海鮮、貨比三家的樂趣,可以用實惠的價格享用到生猛海鮮。既飽了眼福,也飽了口福,比去外地旅游還有趣。”
除了海鮮,這裡還有昆明本地的蔬菜、肉類,以及全省各地的特色品種。例如“聞名在外”的武定烏骨雞、無量山土雞、西雙版納小耳朵豬等。感覺在這裡,能買到你所能想得到的所有菜品。最讓“吃貨”們興奮的是,市場還專門辟出早餐小吃區,昆明的特色小吃在這裡一字排開,15間鋪面裡有官渡小吃、得勝豆花米線等昆明特色小吃,市民在逛菜市場時還可以一飽口福。
另外,篆新滇池菜市、五裡多農博廣場、呈貢金龍農貿市場等近些年新開業的菜市場,也各有特色,各有逛場,每個菜市有每個菜市的樂趣。
“五一”不遠游,逛昆明菜市就能感受“煙火氣”中的“別有洞天”。
記者王曼君報道
篆新滇池菜市:
舉辦“向勞動者致敬”
老昆明回憶展
4月20日,由雲南建投集團與雲南優禾聯手打造的篆新滇池菜市一開業便受到了市民的熱捧。“五一”假期,篆新滇池菜市用美食和回憶回饋春城市民。
記者在篆新滇池菜市了解到,“五一”假日期間,除了豐富的促銷活動,還將開展“向勞動者致敬”篆新滇池菜市老昆明回憶展覽。在這裡,不僅能欣賞到昆明老照片、老物件,5月1日至3日還不定期舉行樂隊演出。
攤位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琳琅滿目,各色海鮮活蹦亂跳,還有各種精心制作的小吃,讓人垂涎欲滴。市場內熱鬧非凡,商戶們的吆喝聲、買家的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市井畫卷。
在這裡,市民可以買到最地道的雲南食材,從野生菌到鮮花餅,從石屏豆腐到宣威火腿﹔從鮮活的魚類、海鮮到糧油副食、牛羊禽蛋,再到放心的蔬果和蒸鹵熟食,每一種都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廚師的匠心制作。
在篆新滇池菜市一進門的A區、B區,是大家最熟悉的地方,也是市場傳統美食聚集的區域,所過之處生的熟的、熱的冷的、葷的素的,應有盡有、琳琅滿目。可以直接吃的咂嘴雞、花米飯、黑山羊乳餅、小吳腌記、涂記米糕等﹔在市場裡繞幾圈,還有綠色的山茅野菜,三元或五元一堆。
“五一”到了,篆新滇池菜市依然是人擠人的“熱鬧”場面。無論是新鮮水果、各地美食、熟食鹵菜還是蔬菜攤位前,都擠滿了市民。牛肉攤位前特別受歡迎,一位市民表示,他們家很愛吃牛肉,多買一點回去做紅燒牛肉,“五一”節期間在外地上學的兒子正好放假,可以回來吃。
喜歡吃甜白酒、鹵味的消費者“五一”期間也有口福,新引進品牌谷田坊的甜白酒也非常好吃,他們家主要以釀造白酒出名﹔而閑小鹵鮮鹵現撈更是把他們家知名的鹵鴨優惠到了19.9元一隻。
放眼望去,篆新滇池菜市裡面不乏大觀篆新農貿市場的優質商戶、德州扒雞、紅雨板栗、無名湯包店等應有盡有,他們都是在篆新經營多年的商戶。
值得一提的是,篆新滇池菜市重點打造了2000多平方米的海鮮區域。這個區域以海鮮品類為主題,致力於成為昆明市南市區規模最大且最具特色的精品海鮮區。這裡匯聚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鮮活海鮮,包括各種魚類、蝦類、貝類等,都是每日新鮮到貨,確保顧客能夠品嘗到最新鮮的海味。
開業后的篆新滇池菜市不僅僅是一個購物的地方,更是一個體驗雲南文化的窗口。市場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生活的氣息,穿梭在市場中,你會發現紅磚、青磚、夯土涂料、青瓦屋頂……這些使用過,從老房子拆改下來的木料、柱子,重新組裝成寶善門市、富春副食商店、北門糧店、東城飯店、建設路電影院……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瞬間回到了那個記憶中的歲月。
篆新滇池菜市的開業,不僅滿足了居民的日常需求,更為社區注入了新的活力,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篆新滇池菜市將會成為當下最流行市場游的不二之選,是一個讓人們放鬆身心、享受生活的好去處,它會提供新鮮的食材,還會舉辦各種文化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雲南的文化。
在這裡,每一天都是新鮮的,每一次光臨都有新的發現。這裡,不只是食物的集散地,還是文化的交流平台,是人們心中的一片綠洲。
記者王曼君報道 本版圖片記者劉凱達攝
東華新迎農貿市場:
滇越鐵路旁的“開胃”菜市
“五一”不想出游人擠人,就到東華新迎農貿市場感受人間煙火,到滇越鐵路拍照打卡。
早上8點,坐著地鐵在白龍路口站C出口下車,就到了東華菜市場。滇越鐵路文創符號的“東華站”,在陽光的照射下異常耀眼,鋼架結構棕紅配水藍,大門正中點綴一枚石英鐘,還有那金黃色的巨大菜籃子雕塑,歡迎著每一個“到站”的人,開啟“一碗相聚”的溫馨。裝飾一新的外圍休息廣場,鐵路風的市場裝飾,寬敞干淨的過道,都在展示著這裡獨樹一幟的菜市場氣質,而熙熙攘攘的人流則彰顯著東華新迎農貿市場作為昆明主城區最大、最有顏值農貿市場的活力。
到沈苞谷買杯口感濃稠、有著淡淡清甜的玉米汁,再買一個土家鮮肉餅當早餐,開啟菜市場的“逛吃”之旅。市場內,蔬菜按種類碼齊還沾著露水﹔江川生態魚在水中打挺﹔鑲有金膘的尋甸黃牛肉散發出誘人的香……洗淨的祿勸土雞陸續上攤,面食鋪子20層蒸屜一鍋開,售賣聲此起彼伏……美好的一天從熱氣騰騰的人間煙火開始。
在東華新迎農貿市場藏著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美味。潘記桃酥門口排起了長隊,糕點種類將近百種,板栗酥在網上很火,咸口的很受歡迎,椒鹽味很香,多吃也不膩。正宗官渡粑粑,很多昆明人排隊,大部分都是奔著胡麻味去的,稍甜。檸檬手撕雞,30元左右滿滿一大盒,有六個口味可以試吃,純手撕雞肉,沒有骨頭吃著太爽口了。美牛鮮奶酸牛奶,手工現做的酸奶牛奶,來自雲南尋甸牧場,鮮奶按斤賣,酸奶按盒賣,味道很醇正。老沾益辣子雞,70元一公斤,吃多少稱多少,浸泡在熱油裡面的辣子雞,跟四川干炝的不一樣,肉多骨頭少,吃起來香噴噴的。南華鹵面,很有名的鹵面,是昆明人都舍不得分享的那種店,一定要加鹵豆腐。耙豬腳面,宜良正宗的豬腳米線、廣西酸湯米線,番茄腌菜湯底很開胃。
除此之外,還有水果、海鮮一條街,中午逛累了還可以買點海鮮到加工店加工,吃個滿足的海鮮午餐。吃飽逛足后,還可以去與東華新迎農貿市場一牆之隔的滇越鐵路拍照打卡。東華新迎農貿市場也被網友稱作是百年滇越鐵路穿過的菜市,而東華站的站名便是最浪漫的歷史記憶。朝陽懶懶地落進鐵軌,周圍社區的居民,會在早晨徒步走過鐵軌,到這個形似火車站的棕紅色盒子裡,擇四季三餐。年輕人則漫步鐵路打卡自拍,他們說這裡拍照很出片。
記者倪瑗報道
金龍農貿市場:
既有“顏值”又具“智慧”
步入位於呈貢區龍城街道東大河邊的金龍農貿市場,環境整潔敞亮、攤位分門別類、蔬果擺放整齊﹔LED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菜價、上下樓可乘坐電梯……這個既有“高顏值”又有“智慧范”的菜市,日均人流量超萬人次。
作為呈貢區人流量最大的農貿市場之一,金龍農貿市場建筑面積3萬多平方米,上下共三層,一樓為交易區,按功能分為糧油干貨區、調料區、熟食鹵味區、海鮮區、水產區等12類。熟食區、水產區、蔬菜區的操作台全部為不鏽鋼,攤位吊頂統一定制木架,其中蔬菜區還引進精品蔬菜區和精品淨菜區,熟食區均安裝有封閉的玻璃櫃台,顧客隔著玻璃選菜,通過掃描二維碼完成支付,提菜在一個小窗口進行。此外,為了給附近村民提供一個固定且安心的銷售區域,菜場一角還專門開辟了自產自銷區,並搭建規范化標准售貨櫃。
菜市場內設置的3塊LED非常顯眼,其中最大一塊有7平方米,把市場開辦方的情況、市場行業規范以及價格公示全部集中展示出來,其余兩塊則是衛生文明內容宣傳。“買菜之前先看看入口處的屏幕,了解一下當天的菜價,選購完再到公平秤上稱一稱,已經成為我的習慣。”家住附近的市民施先生告訴記者,智慧化大屏幕滾動播放商品價格等信息,方便消費者參考選購﹔消費者對商品不放心,市場內設有的公平秤提供免費計量稱重服務,可以做到“稱得安心,買得放心”。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金龍農貿市場裡安裝了一部扶梯、一部直梯,市民可以直達二樓停車場。為了保持地面整潔干淨,市場管理方還購買了機械化智能掃地機,對菜場進行全域清掃,既利於保潔又節省時間和人力。除此之外,市場的監控系統實現多部門共同監控、同步管理, 為市民打造了一個文明有序、誠信經營、公平交易的星級農貿市場。
“地面干淨,過道寬敞,攤位設置有序,沒有怪味,還擁有滿滿的‘科技感’,每次來這裡買菜都感覺像是逛超市。”市民紛紛點贊“有裡有面”的金龍農貿市場。
記者劉婷婷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