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接續農耕文明 奏響生態樂章

——紅河州哈尼梯田活態保護利用的新實踐

2024年03月25日08:27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春天飛來白鷴鳥,白鷴鳥把紅米的種子撒在梯田上,秧姑娘就出生了……”悠揚的古歌回蕩在層層梯田間,朗朗日光下,勤勞的哈尼族群眾不負春光勞作田間。這個擁有1300多年歷史的農耕文明奇觀悄然換上了春裝,一展生態之美、發展之美。

  多年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構建權責一致、監督有力的保護管理機構體系,聚焦遺產要素保護、非遺保護傳承、生產方式發展、農民增收致富4個重點,實施旱化梯田修復等7類項目,實施梯田全要素保護,建立長效機制“挂牌保護”傳統村落,沿用“趕溝人”“木刻分水”等傳統水資源管理制度,全力守護好千年梯田的良田沃土、綠水青山、農耕文化和哈尼家園。

  保護發展 打造群眾“金飯碗”

  近年來,紅河州積極探索哈尼梯田保護與發展協同共生新路徑,群眾在對梯田的持續保護利用中過上了好日子。

  白小林是元陽縣新街鎮麻栗寨村委會倮馬點村村民,2016年,在外務工的他回到家鄉,當起了導游。結合梯田農耕文化,白小林相繼推出生態游、體驗游、親子游、互動游等新興旅游項目,並成立旅游工作室。他也成為梯田旅游業的新農人。

  “我們要保護好老祖宗留下來的梯田,也要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村民增收致富。”在他帶動下,6名當地大學生加入了團隊。僅今年春節至今,白小林便創收20余萬元,帶動周邊200余名群眾實現就業。

  這只是一個縮影。紅河州持續開展遺產區國家AAAAA級景區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抓實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不斷豐富哈尼梯田旅游新業態、新模式,賞梯田景、住蘑菇房、捕梯田魚等文旅項目成為哈尼梯田的旅游新風尚。

  如今,梯田周邊群眾的增收渠道不斷增多。“稻魚鴨”綜合種養模式得到大力推廣,傳統農業單一的水稻收益轉變為水稻(紅米)、梯田魚、梯田鴨及鴨蛋等綜合收益﹔“土司紅米”“梯田印象”等梯田紅米品牌不斷涌現,哈尼梯田產業鏈不斷延伸,通過電商平台暢銷全國各地﹔阿者科村探索村集體企業主導的旅游開發模式,村民通過民居、梯田、服務等入股,實現了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民,家家有收入,年年能分紅。

  好生態打開發展新天地,綠水青山正在成為村民的“金飯碗”。據統計,2013年以來,元陽哈尼梯田景區共發展鄉村客棧266家,帶動就業1.5萬余人,實現旅游總收入44.8億元。元陽縣共推廣“稻魚鴨”綜合種養19.58萬畝,每畝綜合收益均達5590元,受益農戶50446戶。

  守正創新 傳承農耕文化“根脈”

  春日,走進元陽縣攀枝花鄉省級非遺工坊猛弄刺繡展示室,各式各樣精美的刺繡產品讓人眼前一亮,當地哈尼族婦女一邊繡著刺繡手工,一邊輕輕哼唱著民歌。

  “哈尼族婦女們把素布當作畫卷,將山間層層自然美景和交相輝映的千年梯田呈現其中。”攀枝花鄉保山寨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盧芬介紹,“猛弄民繡”是攀枝花鄉極富特色的手工藝術,以手工拉針民繡為主,融入了傳統民族特色文化元素。

  “這門技藝不能斷。”多年來,彝族刺繡州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李世芬廣收徒弟,悉心培養了多名傳承人。通過宣傳帶動,村裡很多婦女加入到非遺工坊,共同傳承、守護非遺文化,大家不斷創新,設計制作出抱枕、公文包、錢包等多種產品,讓非遺走進現代生活。

  既要守好哈尼梯田的“根”,也要留住哈尼梯田的“魂”。紅河州將哈尼梯田自然景觀與農耕優秀文化協同保護,通過實施“哈尼古歌傳承三年行動計劃”,開展哈尼古歌傳承傳唱展演活動,組建傳習館和傳承文藝隊,獎補扶持農村優秀文藝隊和民間巧匠,推動《哈尼古歌》在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上精彩亮相,拍攝制作《人類的記憶——中國的世界遺產》等紀錄片並在央視播出,編撰出版《中國哈尼梯田文化史》《哈尼族傳統節慶》等梯田文化書籍,在北京舉辦哈尼梯田申遺成功十周年宣介活動,向全國、向世界展示梯田之美。

  紅河州還積極開展“最美護田人”學習宣傳,“火塘夜話”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進社區、進集鎮等系列活動,舉辦農民豐收節、“開秧門”等實景農耕活動,保護傳承農耕文化,講好哈尼梯田優秀傳統文化故事。

  共建共享 同心協力保護治理

  2018年6月,老虎嘴梯田片區觀景台右下方發生山體滑坡,景區梯田受到不同程度損壞。為恢復梯田生態,攀枝花鄉勐品村黨總支書記盧文靜組織村民採用“三犁三耙”傳統農耕技藝,對老虎嘴“駿馬”梯田進行修復,重現風採。

  “保護梯田需要大家共同出力。”盧文靜說,“正是村‘兩委’、黨員干部、駐村工作隊員以及當地村民的共同參與、群策群力,才完成了老虎嘴梯田的修復。”

  紅河州通過持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動黨的基層組織有效嵌入農村各類組織,引領遺產區內的村民小組和村民完善村規民約、整治人居環境、發展壯大產業,協同做好哈尼梯田保護和利用工作。推動保護立法,完善相關法規,健全管護措施,依法依規推進哈尼梯田保護與發展。持續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引導當地干部群眾深化對哈尼梯田保護管理條例的認識,增強“主人翁”及愛護梯田的意識,促進哈尼梯田治理和諧有序。同時,加強德治,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有效激發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饒勇)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