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時政

聯合國工作人員到昭通大山包考察黑頸鶴保護

2024年03月17日10:24 |
小字號

3月14日至15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中國候鳥保護網絡建設項目”指導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雲南省昭通市舉行。會議審議了項目實施進展和下階段工作計劃,並實地考察了昭通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GEF(全球環境基金)項目。

位於大山包鎮的車路村大海子濕地位於大山包保護區北部,平均海拔3050米,水域面積42公頃,是大山包保護區黑頸鶴越冬數量分布最多的一塊濕地。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在大海子濕地越冬的黑頸鶴數量佔整個保護區黑頸鶴數量的70%左右。近年來,車路村在大海子濕地周邊積極開展社區共建、食物源基地建設、實施生態保護與修復等工程,使大海子濕地成為了“安全、穩定、食物充足”的黑頸鶴等水鳥越冬棲息地。

實地考察行程中,來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關部門,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遼寧、上海、山東、雲南省級林草和林業主管部門和項目示范保護區等單位的代表,以及昭通市區兩級主管部門負責人到大海子濕地監測站,實地查看黑頸鶴的越冬棲息環境。

“我是第二次來大山包保護區。與之前相比,我發現保護區的自然生態系統有很大改善,遷徙水鳥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黑頸鶴與周圍社區的關系越來越和諧。”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助理駐華代表馬超德說。

“我覺得大山包保護區的黑頸鶴保護經驗值得借鑒。對物種的保護很全面,有定期的調查監測,在統計數量的同時,還分析了遷徙水鳥的種群狀況,黑頸鶴棲息地環境的改善和修復效果很好。”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規劃院GEF項目經理郝志明說。

雲南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中亞—印度兩條候鳥遷飛線路的交匯地帶,是世界重要的鳥類遷徙通道,境內有各類濕地60.21萬公頃,記錄到遷徙濕地鳥類163種。大山包保護區位於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西北部,是雲南省的4個國際重要濕地之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重要越冬棲息地和遷徙中轉站。2021年,“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中國候鳥保護網絡建設項目”在大山包保護區實施以來,有效推動了大山包保護區整體保護能力的提升,2023年冬,飛到保護區越冬的黑頸鶴種群數量創下歷史新高。(王秋靜、楊金飛、石春宏、李世俊、吳太平)

 來源:昭陽區委宣傳部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