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雲南景谷跑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2024年01月18日16:37 |
小字號

2023年,圍繞“12355”發展思路和系列三年行動,雲南省普洱市景谷縣經濟承壓而上,發展動能提質增效,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民生服務有“溫度”,“願景圖”成為“實景圖”。

蔬菜產業種植基地(2023年12月攝).jpg

蔬菜產業種植基地。

提質效、促轉型,加快結構調整

2023年,景谷縣糧食生產喜獲豐收,完成糧食播種面積69.77萬畝,產量16.16萬噸﹔收購煙葉21.23萬擔,實現產值3.58億元。上榜2023年度重點產茶縣域,正式發布“景谷大白茶”區域公共品牌,“秧塔大白茶”入選2023年雲南省農業主導產品,茶葉面積穩定在28萬畝,完成有機茶園轉換認証20萬畝,產量1.41萬噸,綜合產值56.22億元﹔建成鳳山平寨咖啡庄園,外資咖啡企業落戶景谷。新植糖蔗3萬畝,總面積達16.17萬畝,產量65.85萬噸,綜合產值7.19億元。種植蔬菜13.07萬畝,產量16.86萬噸,產值4.72億元,成功舉辦2023年雲南冬春蔬菜產業發展大會,實現茯苓產值5.7億元。

實現縣內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81億元,生產紙漿29.16萬噸、成品紙4.2萬噸,水泥113萬噸,白糖7.11萬噸。雲南景谷產業園區挂牌成立,啟動實施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萬噸化學漿、橡膠精深加工等項目進展有序。

“文旅+N”發展模式深入推進,培育新業態企業1家、省級民宿1家。景谷白馬山創建為國家3A級景區,勐臥雙塔4A級景區創建取得新進展。推出5條精品旅游線路,成功舉辦“兩節一慶”系列活動。全年接待旅游人數20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7億元。

勐臥雙塔景區(2023年12月攝).jpg

勐臥雙塔景區。

抓項目、增后勁,城鄉建設展現新面貌

2023年,景谷縣爭取項目24個,獲得資金1.94億元。完成交通投資9.5億元,建成30戶以上自然村硬化路43.24公裡,完成道路安防工程145公裡、改造危橋2座、修復永平至勐班段路面。完成水利投資1.2億元,完成移民投資1.1億元,完成電力投資1.85億元。改建5G基站213個。

投入資金2.7億元,勐臥雙塔周邊基礎設施、響水路棧道修復等項目投入使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停車場、城鎮供水工程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新建供排水管網15公裡、充電樁115個、智慧停車位1200個,打通斷頭路5條,修復破損路面9600平方米。

36個行政村規劃成果完成審批,“干部規劃家鄉”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完成威遠新雲盤、益智芒冒等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健全完善農村電商平台,農產品資源有效配置,促進鄉村產業融合發展。

景谷縣火把節(2023年8月攝).jpg

火把節。

穩成果、促發展,鄉村振興持續推進

2023年,景谷縣加強監測幫扶,持續鞏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有效制定增收措施,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收入持續提升,全縣1829戶5909人監測對象穩定消除風險,抵御風險能力得到提高。

堅持產業幫扶和就業幫扶雙向發力,投入1.2億元,實施產業扶持項目24個,發放小額信貸1562戶7087萬元、貼息480萬元,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壯大﹔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農村勞動力3952人,305名新增脫貧家庭“兩后生”接受職業教育,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2.6萬人,切實穩住就業增收基本盤。全縣村集體經濟總收入5164萬元,引領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投入5500萬元,實施威遠芒發、正興勐乃等9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大力實施農村“兩污”治理和“廁所革命”,完成2500座農村衛生戶廁改建,實現常住戶100戶以上自然村衛生公廁全覆蓋。集鎮、村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分別為77.8%和72%,江東、民利等59個村污水處理設施投入使用。城鄉綠美有序推進,創建省級綠美鄉(鎮)1個、美麗村庄2個。

謀招商、優服務,提升營商環境

2023年,景谷縣開展節慶招商推介活動2次,赴省外精准招商7次,市外產業招商到位資金10億元,新簽約投資協議22個,引進外商投資企業2戶,產業鏈招商成效初顯。

深入推進機構改革,持續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穩步推進鄉(鎮)和園區明責、賦權、擴能、減負改革,下放201項行政職權,規范設置縣、鄉、村便民服務場所。

落實縣級領導挂聯民營企業和“助企服務員”制度,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2.15億元,兌現2021年以來工業、商貿穩增長獎補資金342萬元,發放民貿民品企業補助資金368萬元,減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階段性社會保險費1756萬元。2023年,景谷縣培育入庫“四上”企業12戶,市場主體淨增5565戶,總數達40706戶。

重保護、守底線,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2023年,景谷縣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舉全縣之力抓實耕地流出問題排查整改恢復工作,完成整改2.71萬畝,佔補平衡項目入庫4255.67畝,全縣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有量分別達81.95萬畝、61.03萬畝,超額完成耕地保護目標。

深入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開展重點流域生態環境整治,國控斷面、省控斷面、縣城水源地和農村“千噸萬人”水質達標率為100%。

扎實推進河(湖)長制和林長制工作,景谷河水庫創建為市級綠美河湖。全年營林造林13.64萬畝,連續39年無重特大森林火災。更加注重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穩步推進。

辦實事、惠民生,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2023年,景谷縣辦好易成高中、辦優縣一中,率先在全市實現鄉(鎮)高中集中到縣城辦學,初中實現分段辦學。籌措資金9000萬元,全力推進教育重點項目建設,辦學條件持續改善,2023年高考一本上線人數突破百人大關。

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縣醫院入圍全國首批“千縣工程”綜合能力提升名單,縣中醫醫院通過二級甲等復審,威遠鎮衛生院通過國家推薦標准衛生院評審,愛國衛生運動常治長效,順利通過“國家衛生縣城”復審。

就業創業穩定向好,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471人,“兩險”參保人數逐年遞增。社會救助兜准兜牢,縣社會福利中心創建為國家標准“四星級”養老服務機構。率先在全市開展社會救助“物質+服務”試點,發放困難群眾、殘疾人等各類救助補助資金9208萬元,撥付醫保基金2.6億元。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通過復審驗收,食品藥品安全持續穩中向好。

轉作風、重落實,工作效能明顯提升

2023年,景谷縣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切實把主題教育學習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實際舉措,縣政府班子辦理民生實事11件、檢視整改問題10個。

扎實開展“黨建賦能、破題突圍、奮勇爭先”發展質效提升年行動,優化設置“駿馬獎”“蝸牛榜”,加強督導檢查和跟蹤問效,一以貫之深化作風革命效能革命,為推動整體工作邁上新台階奠定堅實基礎。(邱林 文/圖)

來源:景谷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